机化性肺炎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认识流行性乙型脑炎
TUhjnbcbe - 2022/11/11 21:57:00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由乙型脑炎病*引起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在我国属乙类传染病,经蚊传播,常流行于夏秋季,主要分布于亚洲。

患者表现为高热、意识障碍、抽搐,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严重者可有呼吸衰竭,病死率高,部分病例可留有后遗症。

乙脑是一种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受感染后出现病*血症的人和动物可作为本病传染源。

人:感染后,病*血症期短,病*量少,故不是主要传染源;

猪:感染后,病*血症期长,病*量多,是主要传染源;

其他家畜、家禽以及鸟类感染后也可成为传染源;

蝙蝠亦可为本病的传染源和长期贮存宿主。

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蚊感染后可越冬或经卵传代,成为长期储存宿主,被感染的候鸟、蝙蝠也是乙脑病*越冬宿主,鸟类对于乙脑流行区的扩展具有重要意义。

人对乙脑病*普遍易感,感染后多呈隐性感染,显性与隐性感染比为1:~,感染后可获得持久及稳定的免疫力,高峰年龄段:多为10岁以下儿童,以2~6岁儿童发病率最高。

随着疫苗广泛接种,我国乙脑发病率已逐年下降。

临床表现

潜伏期:4~21天,一般为10~14天;

初期:病程第1~3天,相当于病*血症期,典型症状:突起高热,此期易误认为上呼吸道感染

起病急,一般无明显前驱症状

体温1~2d内上升至39~40℃,持续不退

头痛、食欲差、恶心、呕吐,轻度嗜睡或精神倦怠

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不明显,少数病人可有神志淡漠和颈部强直

极期:病程第4~10天,表现为脑实质受损症状

高热

体温常高达40℃以上,持续不退至极期结束

热程通常持续7~10天,重者可达3周以上

体温高低与临床表现成正比

意识障碍

一般持续1周左右,重者可长达4周以上

表现为嗜睡、谵妄、昏迷或定向力障碍等

嗜睡有早期诊断意义,昏迷是重症病例发展到极期的重要标志之一

昏迷的深浅、持续时间的长短与病情的严重性和预后呈正相关

惊厥或抽搐

系高热、脑实质炎症、脑缺氧及脑水肿所致

由面部、口唇、眼肌到肢体抽搐,重者发展为全身

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均伴有意识障碍

频繁抽搐可加重缺氧和脑实质损伤,导致呼吸衰竭

呼吸衰竭——多见于极重患者

主要为中枢性呼吸衰竭,以脑实质病变为主要原因

另可出现周围性呼吸衰竭,主要因为并发肺炎或脊髓受侵犯所致

脑水肿

主要由脑实质炎症、脑缺氧、低血钠性脑病等所致

不同程度意识障碍,颅内压升高(发生率50%),重者发展为脑疝

婴幼儿多无脑膜刺激征而有前囟隆起

颅内压升高超过mmH20患者预后差

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症状和体征多在10日内出现

深、浅反射改变:浅反射减弱、消失,深反射先亢进后消失

病理征阳性,并伴锥体外系反应

常出现脑膜刺激征

自主神经受累,深昏迷者可有膀胱与直肠麻痹

昏迷病人尚可有肢体强直性瘫痪

其他:根据病变损害部位不同,可出现相应的神经症状

恢复期

一般患者

体温逐渐下降,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日趋好转

一般于2周左右可完全恢复

重症患者

1-6个月才能逐渐恢复

可有持续性低热、多汗、失眠、痴呆、流涎、精神异常、失语、吞咽困难、颜面瘫痪、四肢强制性瘫痪、癫痫样发作等表现

经积极治疗大多数病人能恢复

后遗症期

5%~20%重症病人半年后仍留有精神神经症状称为后遗症

儿童较成人发生率更高

表现失语、肢体瘫痪、意识障碍、精神失常及痴呆等

经积极治疗可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癫痫后遗症可持续终生

目前尚无特效抗病*药,可试用利巴韦林、干扰素,主要为对症措施

1、对症治疗

2、中医治疗应用清热解*药物,常用的有安宫牛*丸

3、康复治疗

功能锻炼:理疗、针灸、推拿按摩、高压氧等

肢体瘫痪者行按摩和被动运动

1
查看完整版本: 认识流行性乙型脑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