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化性肺炎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浙一和我征文为医三十余载,感慨最好的
TUhjnbcbe - 2022/10/27 21:40:00

征文作者:王雪芬

为医三十余载,见过的治过的病人无以计数。印象很深的也有不少。今天就来讲一讲这几位。

那时我们科还叫“肺科”,“主打”肺结核病。因为毕业时立志做一名妇产科医生而不得,我郁郁寡欢。有一次,病房收住了一位女病人,五十几岁,胸闷气急,咳嗽咳痰,每天可以咳出毫升以上的粘液样痰,胸片显示两肺弥漫性的雪花样病灶。要是放在今天,明确诊断不是问题。可在三十多年前,主要的还是痰找脱落细胞这一招了。反复送,反复找,都是阴性。治疗当然也无从说起。最后病人去世了。我们当然都很想知道这个病人到底是怎么回事,每天能有上千毫升痰液的疾病应该是不多的。我的最上级医生,“命令”我的上级医生去做一个穿刺。那天夜里,我们叫上一位护工,三个女人,打着手电,战战兢兢地来到太平间(当年法律意识比较淡薄)……病理结果证实了“肺泡癌”的诊断。此后,虽然类似的病例并不少见,但那个病人是我职业生涯的第一例,一直都记得。

“肺科”小楼拆了,我们搬到了3号楼2楼。一位27岁的小伙子来就诊:发热、咳嗽、有时气急。当时能做的检查基本都做了,抽血化验、影像拍片、超声探查、气管镜检查,好像都没什么特别异常的。病人及家属着急,我也着急,虽然我仅仅是一名年轻的下级医生。于是,不停地翻书,没有什么目标,因为上级医生们都不明白是什么病,都很困惑。终于有一天,我看到了一个疾病的描述,和这个病人很相似。于是,一一去找寻验证,鼻梁、耳廓、气管镜下所见……哦哦,瞬间激动得心跳加速!“复发性多软骨炎(RP)”——这是我们科从未见过诊断过的疾病!后来病人和家属又去了上海。返回时特别告知说,上海的邓教授说这是他看到的第三个RP病例。是不是因为年轻,才有那样的“狂喜”?但事实上,在行医生涯中,这样的“喜悦”就像前行道路上的一个个补给站,不但给了我们前进的动能,还给了我们坚持的理由。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图片与文章内容不相关

搬进了高大明亮又有卫生间的2号楼,可把我们高兴坏了,而且病房又增加了半层——与心内科共用13楼。住在22床的这位病人,60岁左右,呼吸困难。但除了低氧血症,胸部CT、肺功能、心功能、心脏超声以及血液化验都正常,非常奇怪。人体缺氧,动脉血氧分压低下,不外乎几大原因:空气稀薄、气体中*(一氧化碳等)、支气管肺泡血管病变、心脏原因、血液疾病(如贫血)等,但这些病因都可以有相应的检查异常,而这个病人却没有。我们与患者儿子的沟通很顺畅,他也很配合地做这做那。但患者的病情还是每况愈下,终告不治。——我读书的时候,教科书上没有“肺栓塞”这一章节;工作前些年,书上写的是“肺栓塞在国内是罕见病”;我的前辈们在临床教学中也不曾提及这个疾病。不长不短的二十多年,“肺栓塞”早已经成为了常见病,我知道,这不仅仅是患病率增加了,是诊断的手段进步了,更是我们的认识提高了,警惕性提高了。这个极大可能死于肺栓塞的病人,我永远都记得他,也很愧疚于他。

年,我们又有了一层病房,在16楼。这是一位56岁的女病人,肺炎,抗生素治疗近10天,高热不退,从外院转来。从携带的临床资料来看,肺炎诊断应该成立。但轮换抗生素使用,确实无效。仔细阅读几次CT片,认为会不会是“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但这个也号称“肺炎”的疾病却不是用抗生素,而是用激素治疗的。于是,停用所有抗生素,常规处方每天甲强龙针40毫克静脉使用——印象中,几乎没有一例COP是解决不了的。然而,一周后,体温照旧,CT片未见好转。激素加量,又一周,有几天体温甚至达到40摄氏度以上的超高热,CT片上病灶竟然明显进展了,病人还出现了气急症状。怎么办?诊断错了?治疗不对?再仔细阅读片子分析病情,决定再增加激素剂量。那几天,我夜里梦见过这位叫“哲学”的病人;每天早上上班的第一眼看她病房门口有没有抢救车;走到护士台先看一看她的小卡片是不是还在原来的位置……终于,她的体温缓慢下降了,症状缓解了,影像明显吸收了,激素很快减量后痊愈出院了。这个病人让我认识到,也有极个别COP患者可能需要更高剂量的激素才会有效。我特别感谢这一对夫妻,在体温不退病情进展的情况下,没有给我们施加额外的压力,否则,我们必然会采取更为保守稳妥的“大包围”——抗生素,甚至抗真菌等等药物一起上——的手段。我记得,她先生听完我的陈述后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我相信你们,按照你们说的去做好了。”

医学是一门经验学科,又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但病人,永远是医生最好的老师。

感谢他们!

“浙一和我”的故事,温暖征集中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联合浙大一院,推出“浙一和我”故事征集,专为收藏你与浙一最珍贵的记忆而设,快来把你和浙一的故事写下来吧!

来稿请发邮件:qianbaojiankang

.
1
查看完整版本: 浙一和我征文为医三十余载,感慨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