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讲,殷老师与驰援一线医护工作者的孩子们探讨了作为未成年人,如何以父母为榜样为抗疫大局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一讲,殷老师将和代替援沪医护人员陪伴照看孩子的家人谈一谈,作为大后方如何理解支持冲锋在抗疫一线的亲人,帮助他们照顾好家庭、教育好孩子。
孩子的父母作为白衣天使冲锋在抗疫第一线,我们作为他们的大后方,理解他们,支持他们,照顾好家庭,教育引导好孩子,让他们放心安心参与抗疫工作,就是对他们的支持,也是对国家抗疫大局的支持。同时,在这个特殊时期,通过我们对孩子的正确引导,抓住机会,帮助孩子从拥有一份经历转化为获得宝贵的成长经验,促进孩子健康发展。
无论是祖辈还是父母中的一方,只要是孩子的实际抚养人,我们都要保持冷静,拥有教育意识,在平凡的生活中挖掘教育的意义,特别是在重大的人类历史事件面前,获得应有的教益,得到应有的成长。
一
积极理解
营造支持性的家庭氛围
首先要积极理解家人的驰援行为。
无论孩子的父母是主动请缨,还是单位的统一性组织,在抗疫大局面前,医护工作者治病救人,防疫抗疫是天职。作为家庭成员,我们要对他们驰援一线的行为表示理解与支持。
其次要对防疫抗疫有科学的理解。
作为家人,特别是家中的老人和孩子,会对抗疫一线家人的健康心存担忧,但只要他们在一线按照操作规程,做好防护措施,我们要想相信新冠肺炎病*是可以预防的。通过科学知识普及,家人形成正确的认识才能缓解他们的担忧与焦虑。
二
正向解释
形成引领性的认知方向
首先,要积极解释父母的驰援行为。
孩子,特别是年龄较小的孩子,他们会对父母驰援抗疫一线的道理以及父母的职业特点理解不足。“为什么是医生护士?”“为什么是我的爸爸妈妈?”等,家人在对孩子解释这些疑惑时,可以结合父母的职业特点对孩子进行相应的职业道德启蒙,对于年龄特别小的孩子,可以通过打比方和身边人的职业进行类比,让孩子理解父母职业的神圣与伟大。
其次,要积极解释孩子的思念情绪。
孩子,特别是年龄较小的孩子,对驰援一线的父母有思念的情绪,家人要进行正向和具体的解释,以帮助孩子走出分离焦虑,不要否定孩子的情绪,更不要恐吓孩子,如“不要哭了,再哭妈妈不回来了,不要宝宝了。”而应该向孩子积极营造妈妈的形象“妈妈是英雄,在和病*作斗争。”或者把孩子的情绪具体化,“宝宝想妈妈了,我们好好吃饭,拍照片给妈妈看。”
家人通过积极解释,帮助孩子建立起对父母驰援抗疫一线行为的引领性认知。
三
智慧支持
形成艺术性的教育方式
孩子对驰援一线父母的思念是正常情绪,在积极解释的基础上,家人还需要智慧地进行化解与支持。
家人可以通过鼓励孩子创作作品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想念,如让孩子用自己的特长,画一幅画,唱一首歌,跳一支舞,写一首诗,哪怕是引导孩子给父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