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有很多人会羡慕去月子中心坐月子的人。
只是迫于无奈,最后不得不选择了那种又累、又不舒服、又要受气的方式坐月子。
其实,我们根本就不需要「月子中心」。
但现实是,连女明星们坐月子都会选择「月子中心」。
为什么大家对「月子中心」这么热衷呢?
「月子中心」
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月子中心」是咱们中国传统观念——「坐月子」,所衍生出来的一个产业,也是中国特有的产业。
国外没有“坐月子”这个概念,因此也就他们没有「月子中心」。
也许有人要说,那是因为国外女性,跟咱们中国女性体质不一样啊。
但体质再如何不一样,都逃不过作为人类最基本的规律。
从医学上讲,产妇生产完之后,是需要一个恢复期。
在这段时期里,各器官除乳腺外,都需要恢复至正常未孕的状态,通常需要6周时间。
这段时期,也就是咱们所说的「坐月子」。
这个时期里,可能会发生很多问题、琐事,比如:
产妇身体恢复时出现异常
孩子的喂养不知道怎么是对的
产妇和家人观念发生冲突不知道该听谁的
......
这时候「月子中心」就出现了:你们解决不了的问题,对我来说都是小意思,住在我这里,我天天伺候您,准保你满意。
「月子中心」
满足了人们哪些需求?
■产后恢复
产后女性不论从体力、身体器官、心理,都需要得到恢复。
体力:生孩子会消耗产妇极大的体力,恢复体力就需要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和空间,舒适的环境、空间会更有利于产妇的体力恢复。
身体器官:怀孕时身体部分器官会被迫改变位置、形状等,生产完后,这些器官的恢复,需要通过运动、恢复训练等方式来恢复。
如果有具体的指导和足够的空间,更有利于产妇对自己的身体进行修复。
心理:从女孩一下子变成了孩子的妈妈,这将带给新手妈妈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心理上来讲,一时间可能不好接受,需要一个过渡。
而这个过渡的过程需要有人协助,以及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完成。
针对上述需求,有些「月子中心」就宣称,能提供相应的服务和空间。
■减少家庭矛盾
面对家里的新生儿,在如何养孩子上,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方法和观点。
长辈总会以过来人的经验为基准,总认为年轻人没有经验,于是用老一套的办法来带孩子。
年轻的父母一方面确实没经验,一方面用现在更科学的方式带孩子,但往往会与长辈的育儿观有冲突。
这样的情况下,将这些事交给双方一致认为更专业的第三方,矛盾就迎刃而解了。
■炫耀
这里菌菌说得有些直接,但不得不承认,确实有少部分产妇会存在炫耀的心理:
“你看我家老公就是这么体贴,辛苦生完孩子后,让我来月子中心来享受了”
还要时不时在朋友圈晒晒她的居住环境、月子餐等,等大家投来羡慕的目光。
「月子中心」
提供的服务真的有用吗?
■舒适的空间——貌似有点用
不得不承认,「月子中心」所提供的环境,有时确实是家里满足不了的。
比如:
在家需要承担多种角色,妈妈、妻子、女儿、儿媳等,而这些角色都会有相应要承担的责任;
在「月子中心」就可以只作为消费者和妈妈,享受服务就可以了。
同时,还可以完美避开长辈总想对月子里的产妇“指点一二”。
■专业的服务——“专业”有待考究
年,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发布了《母婴保健服务场所通用要求》(GB/T-)。
其实从发布这个《通用要求》的初衷来看,在「月子中心」这个领域,其实之前是没有监管的。
再来看看其中对于专业人员的要求:
1.技能人员应该通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关资质。
2.技能人员应每年进行健康体检,取得健康合格证明。
3.技能人员需要每年参加继续教育,通过后才能继续从事相关工作。
4.技能人员应具备紧急救护基础知识。
简单反推一下,就是这些所谓的专业人员,可能存在无证上岗、带病工作、技能更新慢、紧急事故处理不当等现象。
但现在有了这个《通用要求》,服务就能规范吗?
其实不然,相关资质和健康合格证明的获取,并不难,有的甚至可以“暗箱操作”。
所以他们提供的服务,很多还是基于传统「坐月子」的操作。
比如排残奶、骨盆修复、盆底肌修复,这些操作没有循证医学支持,更没有专业的技能培训,基本上就是胡乱操作。
甚至还有在婴儿护理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操作缺乏专业性,导致婴儿在月子中心造成肺部感染的新闻。
在这样的服务环境下,想要在“坐月子”期间,产妇和婴儿的健康和安全得到保障,恐怕很难。
菌菌在想,让大家认清「月子中心」的套路,知道「月子中心」是一个伪需求,仅仅靠一篇文章,是远远不行的。
仍然有人愿意花大价钱,去「月子中心」“舒舒服服”坐月子。
但大家要明白的是,「月子中心」能提供的,对产妇和婴儿最有利的是居住环境。
至于那些无厘头的产后修复项目、通乳项目等,还是不要轻易听信。
一是这些项目工作人员,很有可能没有专业技能。
二是这些项目很多是没有用,操作不当反而会有害。
好了,就帮大家把钱省到这儿,觉得有用,就转发出去,帮助更多人省钱哦~
撰文:十月菌
监制:thebs
插画:十月呵护漫画组
题图来源:网络,侵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