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已经快一个月了,这一个月以来,我们听到的看到的最多一种看法,就是美国在俄乌冲突中坐收渔利。
确实如此,这正是美国的目的。
但长期来看,俄乌一战,美国赢得了霸权的面子,却输了霸权的里子,赢了霸权的现在,输了霸权的未来。美国的赢面,是表面上的,实际上里子不堪一击。这也是我们常说的,美国叫嚣的越是厉害,就越说明他没底气,特别从宏观大势上来看。在微观小事上他们更是留下了一堆破烂摊子。
过去这段时间,咱们一直从宏观大局上分析俄乌冲突,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讲,可以感受,但实际上很遥远,很难做到共情。
这段时间,对大部分人而言,相比于俄乌冲突,更揪心的是疫情,疫情的反复与变异病毒的出现,无时无刻不在增加人类生存的风险。
前几天,以色列卫生部宣布,该国发现两例新的、以前未知的新冠病毒变体,根据测试数据,该变体疑似源于奥密克戎毒株BA.1和BA.2变体的重组,同时具有上述两种变体的特征性变异。
显然,今天的病毒更为狡猾,传播速度更快。
疫情是一面照妖镜,在今天的国际形势中,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西方资本是怎样输掉底裤的,也印证了俄乌冲突为何西方资本必败的命运。
一、中国疫情里的“希望”
不知不觉,这场战疫已经打了三年,我们一直采取动态清零,有序开展生产生活活动。即使这么严格,零星疫情仍在爆发,今年更是有星火燎原之势,好在我们动态清零已经常态化,即便疫情发生,我们也会迅速管控,在短时间内,经济社会就会有序开放,回归常态。
经过这三年的反反复复,其实大部分人在疫情上已经能够坦然地面对。
正常的居家隔离,听指挥,不添乱,不说是百分之百的都能做到,但是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都没问题。
这是什么?
这是中国人的团结,是中国人的素质,是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举个例子。
这段时间,北上广深也没有逃离疫情的厄运,甚至还比较严重。
每天醒来,每日新增病例的醒目数字都在提醒我们,疫情远未结束。
在这段时间的疫情中,有这么几个值得注意的场景。
第一个场景:在北京。
有一个确诊为阳性的娃,在他的的活动轨迹中,一周上了23个课外班,打篮球,弹钢琴,滑冰,舞台剧……
第二个场景:在深圳。
深圳这场疫情,从春节开始,持续了两个月,一直咬紧牙关,不轻易“封城”。3月13日,深圳发布通知,公交地铁停运,社区小区封闭式管理,将要进行三轮核酸检测。
消息通知一出,深圳人除了抢购生活物资,排队核酸检测之外,有的人去公司搬电脑回家,有的人收拾行李去公司,像外卖小哥,甚至把被子绑在了送餐车子上。
在封城前,全世界只有深圳是为了工作,硬生生的把道路搞拥堵了。
这两个场景,在疫情之下,有贬有褒。
从疫情爆发到现在,大家对于疫情的认知早就不局限在疫情本身了,疫情引发的社会问题也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
在第一个场景中,这孩子去了这么多地方,大大增加了流调难度。同时,“双减”政策也被诟病,在学校通知之后,只有零星的学生来上课,真正落实“双减”的学生寥寥无几。
从这个角度来看,双减政策似乎落实的不太好。
但双减政策对症的是中小学生负担太重,短视化、功利化问题,是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简单说是针对那些学校里不好好讲课,试图将自己的责任义务转化为课外的红利,是针对那些贩卖焦虑逐利的教育机构,但教育的目的从未改变过,还是拓宽人的视野和认知,提升逻辑思维。
在认知,视野方面的开阔,始终还是离不了学习。
有人说,这样会不会进入一种恶性循环?当然不会,虽然生存总要面临着优胜劣汰,祖国的未来都被寄托了希望,但是花开百样红,条条大路通罗马,正确的生存心态总会让所有人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在我看来,所谓的“双减”,并不是说只专攻书本,而是不断发现自己的优势,在不同的角落为社会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所以,再回过头来看,这个孩子虽然确诊了阳性,导致了一定的社会问题,但是你会发现他的努力只是中国孩子的一个缩影,双减之下,视野和认知从未被抛下,祖国的花朵一定会成为祖国的未来。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深圳。
这个快速崛起的城市,一边要面对疫情,一边要守住发展。发展需要的是人,而深圳人,在疫情之下毫不畏惧,在做好疫情防控的情况下,每个人都在保证关键的生产,没有丝毫埋怨,只有一味的付出。
在灾难面前,每一个中国人都用自己的智慧,在不同的岗位上,推动着社会的希望。
有人说,每一次静止经济发展都会受到阻碍,以江浙沪为例,下表是江浙沪主要经济指标占全国的比重。
年,江浙沪贡献了全国五分之一的GDP,简单说,江浙沪地区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能拉动全国经济增长0.2个百分点。
在增加国际竞争力方面,江浙沪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同理,北上广深乃至全国各地的每一步发展都影响我们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一旦封城,都会有不小的代价。
像深圳,全市地区产值日均75.81亿元,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日均28.14亿元;全市进出口额更是日均83.67亿元。
暂停一周,出口额要损失.69亿元,还有那些杂七杂八的,损失十分惨重。
但深圳依旧选择按下暂停键,一边抗击疫情,一边有序生活,仅仅用了七天,就以最小的代价实现了最大的防控效果,在暂停中奋斗出了希望。
深圳,中国的缩影。
纵观全国,时间再往前推一点,早在年初,我们全国上下就选择了封城,在经过一个多月的居家静止,最终实现了有序复工,这也为当下的各个地区的疫情防控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这三年来,我们不再恐惧于疫情本身,而是学会了在疫情中有序稳定地生产发展,这就是中国力量,带着希望的力量,即便被抹黑千万次,依旧充满着对未来的希望,绽放着中华文明之花,展现出中国人民的思想觉悟。
二、西方疫情里的“绝望”
“绝望”这个词是送给西方的。
西方在疫情上选择了躺平,并在传统安全层面上挑起纷争,试图转移疫情带来的矛盾。但事实上,疫情一直在他们身边,从未离开,也未能很好的共存。
疫情之下,之前西方也选择过封城,但随之而来的是游行示威,他们要自由,选择躺平,与病毒共存。但这份自由之下,是没有阻断的疫情,是不断变异的病毒,是越来越危险的生存环境。
大家都知道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道理,疫情之下的西方社会,经济衰退,劳动力不足,产业链混乱,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像美国,一次次的放水保证民众的生活,但也让他们的经济骑虎难下。为了维护霸主的地位,世界第一的面子,美国拉拢小弟,一起趟浑水,不知死活的小弟选择了跟进。但在利益面前,更多的国家选择了观望,甚至是左右逢源,在传统安全上跟随美国的步伐,在非传统安全层面上向中国靠拢,比如日韩。
疫情给他们的这一巴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以为然,仍在四处叫嚣,实际上已经被扒下了底裤。
比如香港就给西方资本上了一课。
香港虽然回归了祖国,但在“一国两制”方针下,不少香港民众的思想,价值观仍是在所谓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即便国安法落地,香港社会风气的转变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在某种程度上,在价值和思想方面,香港还有西方资本的影子。
春节之后,香港第五轮新冠疫情急转直下,2个多月以来,累计报告万感染者,逾人死亡。
疫情之下的香港出现了这样的场景:
在“动态清零”的原则之下,香港日新增破万,一度推行全民强制核酸检测。
到了3月中旬之后,香港情况有所好转,3月21日,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宣布暂缓全民核酸检测,4月1日起取消9个国家禁飞令,大部分社交距离措施维持至4月20日,其后分三阶段逐步放宽,逐渐恢复晚市堂食、健身中心等场所。
这要是按照西方的价值观,自生自灭,香港必然再次陷入混乱,民不聊生。
这是一个曾被西方殖民渗透过的地方,经济发达,思想先进,面对疫情,也出现了无法有效遏制病毒的情况,何况更加“开放”的西方国家呢?
回到西方国家,美国《波士顿环球报》发表题为“一位不胜任新冠大流行的总统”社论,这篇文章一边严厉批评了特朗普个人及其政府在应对新冠疫情中的表现,称新冠病毒在全美蔓延要归因于“领导层的巨大失败”,一边指出了白宫理应迅速且有效地保护公众健康。在这场疫情中,美国需要的是一个能够在全国部署可靠检测手段来隔离病例、追踪遏制病毒传播,并在全美范围内制造、分配稀缺医疗物资的联邦政府,同时还需要的是一位能将国家福祉放在首位,并与其他国家合作以在全球控制疫情的领导人。
在这篇文章中,显然西方开始了对传统价值观的批判,意识形态发生了转变。由此可见,疫情让西方资本陷入了绝望,催促着西方资本做出正确的决策,否则,西方民众的绝望就会让西方资本陷入真正的“绝望”。
三、疫情的“终点”
当前疫情还在肆虐,病毒变异的传播速度更快。
在此次疫情传播中,奥密克戎是主导毒株,传播力和传播速度比以往的毒株更强,整个国际社会也一直笼罩在阴霾之中。
疫情的终点何时到来?
目前我们坚持“动态清零”,国外选择躺平,在《欧美新冠“躺平”的背后,是被“孤立”的中国!》一文中,我分析过这种情况的危害和西方资本的目的,从现在的情况来看,道阻且长。
当初欧洲放言称,没有新变异的情况下,欧洲三月将会进入群体免疫,但现在新冠病毒还在变异,甚至出现了奥密克戎和德尔塔病毒的合体,目前欧洲已有超40个人被这种病毒感染。
据英国政府网站3月18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过去7天内(英国已停止每日更新病例数据),英国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例,较前一周增加了38.1%;新增相关死亡例。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估计,美国目前23.1%的新增病例感染的是BA.2。此前的研究估计,BA.2的传染性比原始毒株高出30%至80%。美国联邦数据显示,BA.2导致美国的病例几乎每周都在翻倍。
欧美再次进入新冠感染的上升阶段。
未来,躺平的欧美还有一场恶仗要打。
虽然在俄乌冲突背景之下,战争带来的恐慌超过疫情的恐慌,但相比于战争,疫情早已腐蚀了西方国家的里子。
首先,通胀危机,消耗美元信用,美元霸权根基发生彻底松动。
俄乌冲突,敲响了美元的丧钟,全球去美元化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在中东,石油结算选择人民币,沙特也选择人民币结算。去美元,来东方,大势难挡。
其次,世界主要力量发生了转变,第三世界可能会空前团结。
在中俄美三大力量的对比中,美国试图联俄抗中,却又狠狠撬动俄罗斯的根本,俄罗斯这个老牌帝国怎么可能受这样的委屈,曾经政热经冷的中俄,经济也热了起来。俄乌一战,实际上是因为俄罗斯打消了对西方的幻想,即便是一场戏剧,民众也已深深感受到西方的不靠谱,铺天盖地的制裁,谁又会真正的向往西方呢?
在俄乌冲突中,跟随美国叫嚣的还是西方资本圈子的那几个国家。但欧美国家之间的矛盾也异常尖锐,而中国、印度、巴基斯坦、非洲、中东、拉美都在谴责,谴责北约的东扩、美国的霸权主义、乌克兰的新纳粹。要知道拉美是美国的后院,印度是美国的小弟,但他们也是第三世界的一份子,曾饱受战争的摧残。
最后,疫情这面照妖镜,也许不会一招致命,但会潜移默化。不正视疫情的国家,就会不断被它侵蚀,从里子里让这个国家崩塌,所谓强大的外壳,始终只是一个壳子!
所以,疫情的终点到底是什么?
不是疫情哪天消失了,而是我们怎样去面对疫情,正视疫情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正视民众的需求,以人为本。
钱没了还可赚,但人没了,就什么也没了。只要人活着就有希望,否则虽然表面看似风光,但里子终究会烂掉。
最后的最后,题外话,日前东航坠机,想必大家和我一样揪心,这些年,很幸运的是,每次都能平安落地,在这里,真心希望出现生还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