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新冠疫情仍在以惊人的速度在全球蔓延。
据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实时统计数据,截至北京时间9月9日上午11点,全球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例,死亡例:
在和病毒抗争的过程当中,疫苗始终被大家认为是一张行之有效的终极王牌。
但是根据英国9月8日的最新消息,此前被寄予厚望、由阿斯利康公司研制的全球最早进入三期临床试验新冠肺炎病毒疫苗,由于一名参加试验的志愿者出现疾病,将暂停试验。
不仅如此,进入8月份以来,全球多国都爆发了反对接种新冠疫苗的活动:
8月1日,德国柏林约人走上街头,打着“反口罩”“反疫苗”口号,要求德国政府取消因为新冠疫情而采取的限制措施等。8月29日,大批英国群众聚集伦敦特拉法加广场进行反封锁抗议游行,要求结束新冠病毒的限制活动,呼吁“不要接种疫苗”。9月5日,澳大利亚的阴谋论者和反疫苗接种团体举行了未经批准的“自由日”抗议活动。同日,在意大利首都罗马,爆发了游行示威活动,民众称“注射疫苗就会在身上留下魔鬼印记”。
根据盖洛普8月份的民调显示,即便新冠疫苗获得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的批准,并开展免费接种,仍有超过1/3的美国人表示不会接种……
面对愈演愈烈的“反疫苗”运动,上周五,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
“公众不应被反疫苗运动迷惑,若有疑问,可以亲自好好查查疫苗的历史。疫苗的历史纪录不言自明地体现了它彻底消灭某些疾病、降低死亡率的重要作用。”
所以,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人对疫苗持有着如此根深蒂固的敌视?这究竟是基于科学的事实还是出于阴谋和私利?阿信今天就来好好梳理一下其中的历史细节。
1、震惊全球的一针
要弄清楚现代人为什么会对疫苗持有如此强烈的偏见,我们的故事,要从20世纪30年代,“震惊全球”的那一针疫苗开始说起。
年,在那段极其艰难和动荡的岁月里,珀尔·肯德里克、格雷丝·埃尔德林、珑内·克林顿·戈登3位美国女科学家组成的科研团队成功研制出了如今被称作“全细胞百日咳疫苗”的制剂。
(从左至右:珀尔·肯德里克、格雷丝·埃尔德林、珑内·克林顿·戈登)
一举攻克了折磨了儿童长达4个多世纪之久的百日咳。与此同时,美国密歇根的科学家开始将全细胞百日咳疫苗和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结合起来使用。
这种三联疗法后来被称作DTP(百白破)疫苗,一经面世就立马引爆了全球,因为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儿童可以彻底免受这三种臭名昭著疾病的折磨。
DTP疫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几年内,疫苗被广泛使用。以日本为例,截至年,几乎每年都有超过多名儿童死于百日咳,而到了疫苗普及的年,这个数字下降到零。
然而,年英国儿科医生约翰·威尔逊在英国皇家医学会的一场演讲改变了整个情况。他指出,接受百日咳疫苗接种的一些儿童会突发高烧,然后出现癫痫症状,之后还会陷入昏迷,产生永久性脑损伤,甚至死亡。
可怜天下父母心,但凡涉及自家孩子健康的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会让家长格外紧张,各国皆然。这一针疫苗的“真相”被揭露后,不明就里的全球家长被彻底震惊到了……
年,美国CDC外的反疫苗游行。自此,许多发达国家愤怒的家长们开始组织反疫苗运动,强制儿科医生停用疫苗。
英国和其他国家的疫苗接种率骤然下降。结果百日咳感染率迅速反弹,—年,仅英格兰一地的感染就超过每年10万例。
年4月19日,席卷英国的反疫苗风暴跨越大洋,来到了美国。当时美国华盛顿特区的电视台WRC-TV播放了一则特别报道:《百白破疫苗:疫苗接种轮盘赌》。
(纪录片《百白破疫苗:疫苗接种轮盘赌》(DTP:VaccineRoulette)片头)
这部纪录片由当地记者莉·汤普森一手策划。她用选择性过滤信息的方式讲述了一个令人心碎的故事,用无数镜头展现看着自己的孩子饱受折磨而无能为力、苦苦挣扎的父母。
尽管缺乏医学和科学可信度,《百白破疫苗:疫苗接种轮盘赌》还是在全美产生了轰动效应。
同时,哈里斯·库尔特博士和芭芭拉·洛·费希尔瞅准了其中的商机,利用同样的手段,选取对自己有利的信息,放大了无事实根据的报道,出版了一本畅销书,还借此创立了反疫苗倡导小组:(美国)国家疫苗信息中心(NVIC)。
(年去世的库尔特博士没有接受过医学或者科学训练,他是一名社会学家,主张顺势疗法。这是一种在18世纪替代医学的伪科学疗法,其理论基于长久以来一直被科学驳斥的概念。)
为了应对这一骚动,年11月14日,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签署了《(美国)国家儿童疫苗伤害法案》并成立了一个由优秀调查员小组展开了一项为期20个月的调查,评估所有相关医学和科学文献,仔细审查DTP疫苗。
美国国家科学院的综合性研究总结报告发表于年,该报告完全否定了DTP疫苗和孤独症、脑膜炎、慢性神经损伤、痉挛及许多其他潜在副作用之间的关系。
尽管如此,对疫苗的歪曲在公众当中已成为难以撼动的“既成事实”。
2、疫苗行业灾难的降临
尽管各国政府都组织强大而权威的专家团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宣布疫苗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但控告DTP疫苗是导致永久性神经损伤原因的案例仍旧不断在法庭上出现,神奇的是,它们背后都有数年来许多流行病学和病理学研究的证据支持。
虽然“反疫苗”兴起于英国,但真正对疫苗带来毁灭性打击的,是美国。一个重要原因是,在美国,做出判决的是情绪化的陪审员,而不是受过严格学术训练的客观冷静的法官。
一开始,对于一个在接种了DTP疫苗后患上脑病的婴儿的家长,他们就裁定了万美元的补偿,从此犹如打开了泄洪的闸门,一发不可收拾。损伤赔偿金额稳步上升,从年的万美元到年的30亿美元。
由于这些备受瞩目的官司和吸引来的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