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1解读新冠最新版诊疗方案
先说诊疗方案的改变:国家从年1月份到现在发了九版诊疗方案,年1月-3月份发布第7版,年8月第8版,年4月发布修正版(修正版只对抗体检测做了些调整),年3月发布第9版。
诊疗方案的发布背景:从去年德尔塔全球流行,德尔塔重症率比较高,平均6%;不同地区不一样,广州重症率16%,扬州11%+,额济纳10%+,因为老人多;但南京3%,后来11月奥密克戎出来后,目前已经是全球主要流行株,国内也没有德尔塔了,奥密克戎的重症率只有德尔塔的1/10,0.3%-0.6%。吉林疫情+病人,其中无症状占95%,普通型占4%,重症和微重症分别只有2例,特别少。这种背景下肯定是要做调整。但不是因为吉林疫情发布第9版,其实我们在去年就酝酿要修第九版,因为德尔塔只有6%的重症,而实际大部分都不是重症,医院占的医疗资源是比较大。内部我们在2月7日已经把专家的第九版定稿版做出来,但随着国家在行政方面的逐步成熟,需要同时征求临床、疾控、流行病、公共卫生媒体新闻、法律层面、社会学以及政策研究的各方意见。同时由于目前在新冠特殊时期,国家当前发布这样一个诊疗方案,还要同步考虑医保、舆情的风险,并提前做好部分研判,比如说这样做会出什么样的舆情,要提前做一些征求意见,所以这一个月都在做这件事。吉林疫情出来后,推动诊疗方案快速落地。
修订要点:
1)修改病例发现和报告程序,改动不是很大:加入一个抗原检测(抗原检测是不作为确诊依据的)。
如何理解抗原检测?前段时间大家看到很多自媒体和专家在问,为什么中国自主研发的抗原检测在欧美可以卖、可以销售、可以做检测,在中国不可以?中国现有情况下为什么把核酸作为唯一确诊的手段,抗原只作为初筛?因为中国采取的是非常严格的动态清零政策,这种政策下不太允许有假阳性或假阴性。抗原检测的特性与核酸基本差不多,能接近%,但灵敏度仍有一定差异,同样检测时间差20%-40%;国外的抗原检测也一样,因为抗原灵敏度是低的,先天不足。这在中国的疫情防控政策下是不可以接受的。抗原阳性代表有传播性,但核酸阳性不一定代表有传染性。抗原阳性代表有传播性,但核酸阳性不一定代表有传染性。目前出院的标准是CT值大于35,但是由于国家核酸力度很大,检测频率较高,感染者在发病早期查出的CT值在35、37、38,接近阴性的水平。但这些人群和恢复型感染者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当他们的CT值在35、36的时候不能轻易放,需要隔离,因为可能一两天后CT值就会降到20。这种情况下,核酸CT值来做筛查更加灵敏。抗原有抗原的好处,核酸有核酸的好处。
2)病例怎么分类收治:医院,变异毒株大部分都是轻的,不需要太多医疗干预,奥密克戎更加突出。
医院床护比是1比1,医院张床配个护士,实际上根本做不到,因为国家人力资源有限,叠加新冠肺炎是传染病,要穿防护装备,工作时间4-6个小时,不能太长。基于这些考虑,人力资源消耗比普通时间消耗更多,
但对于没有症状不需要特殊治疗的人显然资源浪费。综合以上情况统计集中隔离场所,如方舱,可能只需要1/5的人力资源就可以完成工作,只需一些观察不需要特殊治疗。这两年外地抗疫,医院分三个层级,一是方舱,外科大夫、五官科医生管理轻症状;二是过渡ICU,管理稍微有高危因素/微重的;三是ICU,专业的ICU医生护士管理需要插管和呼吸机的人。目前集中隔离场所管理要求还是挺高的,不是放任不管了,隔离场所肯定要具备隔离条件的,比如三区两通道,避免医务人员交叉感染等,要有后勤保障,有医疗设备设施,配备一定比例的医护人员,这个肯定是要做到的,现在病例分类收治以文件的形式固定下来,让大家都按照这个做。
3)抗病毒药做了一些减法和加法:(减法)把经过临床验证没有作用,不能给新冠肺炎病人带来益处的一些抗体药,像干扰素、利巴韦林等剔出掉。(加法)辉瑞的小分子药物在美国、欧洲很多国家已批准上市,同时中国也批准上市,所以肯定要写进来。国产单克隆抗体已获批,也要写进来。中国政府发布的诊疗方案是有法律效应的,所以一定要写可及性的、获批上市的,在国内可以通过合法途径拿到的,绝不可能写一个国外有、国内没有,且写了也没法执行的。其他的像默沙东,以及国外的单抗再生元、GSK、阿斯利康等,但在中国没获批。中国也有几个单抗现在在做临床实验,比如谢晓亮的DXP-、绿叶的,以及不少中国在做临床实验的小分子药物,还有一些抗艾滋病毒的药物的阿兹夫定等,但还没有拿到临床实验的结果,也没有得到EDC的认证,所以是不可能写的。这是第三方面的调整。
4)中医,不多说。
5)调整了解除隔离的标准和出院的标准,以及解除隔离以后怎么办。恢复型患者的核酸试剂值大于等于35就可以解除隔离或者出院,这与试剂有关。中国核酸检测试剂有很多厂商,比如大安、卓城,快检比如卡尤迪、华大基因,每家试剂结果不一样,有30,37,40,43,国家诊疗方案也在兼顾这种情况。这两年这些厂家给国家抗疫做出了巨大贡献,不能只有一个标准,所以做了两个分级,如果核酸检测值40以上,只要做两次且结果大于35就可以出院了,认为35以上没有传染性。如果核酸值是35以下就不是很保险,所以用该试剂两次阴性才可以解除隔离或者出院。如果在中间的35-40,中国的政策可能是参照35的标准,即两次阴性才可以解除隔离或者出院,因为这一段不归我们临床医生写,所以可能不严禁,至少我是这么理解。目前动态清零政策没有变,中国目前还是从严,肯定不能按35算。
变化体现在哪儿?第一住院时间可以缩短,以前住院隔离无症状要14天;有症状转阴,要达到两次核酸阴性需要14-20天,因为每个地方检查标准不一样,有鼻、咽拭子,有的还要加痰、粪便,时间更长,医院待的时间比较长,对医疗资源的占用肯定是高的。我做了一下测算,按CT值35算,感染者到第10天大部分都可以达到,对这些符合出院标准的人,比如已经体温正常且症状消退就出院。我们在武汉做了大量研究,CT值大于35是没有分流的病毒,他们回到家以后也没有造成家庭成员或社区的传播,这个是有流行病学依据的,以及后来欧美和韩国很多国家都做了类似的研究,且发了文章,是有相关的研究结果。这个大家是公认的,所以做这样一个调整是基于对事实的接受,不是放松。医院出院以后要在酒店待14天+回家隔离14天,共28天,一个感染者住院14天、酒店14天、回家14天,就要一个半月。现在调整以后就直接回家了,中间环节省掉,且回家是健康监测,可以和家人在一起,只是保持一定的距离。
为什么还要这么做?毕竟是新冠出院者,还是要做一些必要的适度的隔离。这样的做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能不能被接受可能也需要一点时间。因为这两年实在很严很苛刻,要隔离很长时间,对阳性的感染者的心里和家庭影响特别大。所以这次调整我个人感觉这是最大的改变,直接回家这件事情我觉得最重要。
后面的政策调整靠诊疗方案是不能涵盖的,因为诊疗方案讲的还是诊断和治疗。这里面大家关心的无症状感染者,其实第一版到第九版的诊疗方案从来就没有提无症状感染者,因为无症状感染者不在诊疗方案里体现,无症状不是病人,诊疗方案是针对病人的。中国对一个疾病的管理也是多个部门的,无症状感染者是属于疾控部门管的,相对应的有一个防控方案。之前发了八版,只要有诊疗方案紧跟着就有防控方案,现在第九版的诊疗方案出来了,接下来就是防控方案第九版,具体发布时间不清楚,一般情况下不会超过一个星期,因为很多政策要跟着诊疗方案做调整。比如说这些核酸阳性的查出来以后,谁来给他分型,就面临一个问题,医院、去隔离场所。病人的交通问题、隔离场所建设问题,各个地区的政府也要根据这些做相应的调整,医院、医院,多大规模,配多少人,都要做相应的调整。这些调整肯定不是诊疗方案里面能够涵盖的内容,更多的是政府的责任,所以很多东西都要根据这些做相应的调整。
关于未来中国政策怎么调整,个人认为近一两年想做到像欧美那样的放宽、放松不太可能,即便没有更厉害的变异病株出来。大家也看到前两天德尔塔和奥密克戎的混合体已经被世卫组织确认了,他的F蛋白是奥密克戎的,身体是德尔塔的,在美国、法国、荷兰、丹麦、欧洲很多国家都已经发现了这个病毒变异株。这个变异株是这两年以来新冠病毒变异最麻烦的一件事,他是重组的病毒,不像以前的变异只是在单个位点或者是有几个位点,奥密克戎有50多个位点,有30多个位点发生了变异。但是德尔塔克戎是一个基因重组的结果,基因重组相当于一个人同时感染了德尔塔和奥密克戎,他的基因发生了重组,重组以后形成了一个新的病毒颗粒。回到甲型H1N1流感的时候就是这样,甲型流感里面有8个片断的核酸,而且各自复制,互不干扰。甲型流感可以感染人、可以感染禽类,也可以感染这些哺乳动物,像猪,如果猪感染了人类的流感病毒,又感染了猪的流感病毒,又感染了鸡或者是鸭的流感病毒,这些流感病毒的8个片断各自复制,最后就发生重组了,这个重组出来新的流感病毒如果变的很厉害的时候就会形成流感大流行的生物学基础。包括年的西方流感,也是重组的,因为这是一个新病毒,人类没有免疫力,所以很快会引起大流行,是这么一个生物学基础。对于新冠来说也是这样,新冠这两年是第一次发现或者是证实可以重组,未来怎么变还不知道。这个不确定性不仅仅是中国,全球其实也是保持警惕的,所以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即便就是奥密克戎只有0.6%的重症,但如果放在一个千万级的城市,如果像美国那样放开的话就有6万的重症,这6万的重症对中国哪个城市都是灾难性的后果。
中国总体还是发展中国家,医疗资源满足不了全面放开的需求。中国每10万人拥有的ICU床位不到6张,美国是30张,德国是31.8张,我们是它的1/5。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我们和美国的医疗水平、ICU水平,包括这些科技、疫苗的能力全一样,我们就像美国那么放开,有一部分人不戴口罩,有20%的人不打疫苗,有20%的人不戴口罩。美国死了现在就近万,它是3.3亿人,我们是14亿人,假设防控能力、政府能力、疫苗、ICU救治水平、人均医生的拥有量、医疗水平,各个方面都跟美国差不多,按这样去推算我们国家就要死多万,这个在中国是不可能接受的。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想像美国那样去放开,我觉得至少近1-2年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有没有这样的可能,就看我们的准备做的怎么样。但是我实话告诉大家,这两年以来我们除了疫苗和核酸检测可能还可以,在解决小规模的疫情方面有足够的经验,因为我们的人力有限,但像美国那样放开不行。医疗的同质化中国本来就差距很大,东西部差异、城乡差异,一个省会城市和一个地级市、县级市的差异是相当大的。
欧美基本上放了,澳大利亚都不查了,冰岛阳性的都可以入境了,都不管了。去年的时候美国阳性的只要自己隔离5天就回归正常。我们中国现在大概10天,当然也进步很大了,但是如果真的放到5天中国还不现实。如果说放开一个是根据现有的条件,第二个也要制定一个相对的放开标准,我们能够允许多大规模的疫情。
今年国家对于新冠疫情的讲话已经有了一些变化,以前是坚决防止疫情反弹,要清零,现在是讲坚决防止规模性疫情反弹。两会时候提出,加了三个字“规模性”,但是多大算规模性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数字。但是不管怎么样,至少跟以前有一些变化,可以允许有一些病例发生,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一定空间可以去流行,但是最终的结果还是要控制住。新冠就是这样,不控制住肯定会越烧越旺。
根据欧美经验,疫情要在医疗资源可以承担的下限范围里面去流行。从年2月份欧美一直采取的是这么一个策略。所以他的代价也看到了是非常高昂的。中国采取的是果断措施,有一个也清除掉,根本不让病毒流行开来。所以基本上2-3个礼拜第一次疫情就扑灭了,这个是我们中国的做法,现在也是全球唯一这么做的。
未来放开的话还是要根据现有的能力和我们的允许度,能够允许有多大规模的疫情去放开。新冠诊疗方案我理解不是放开,只是更合理了。病人只是换个地方隔离,更有效的利用资源并不是不管他了。如果到居家隔离可能真的是放开了。
再举个例子,比如说境外入境的人现在还是看防控方案要调整到什么程度,现在是隔离21天,如果能调整到7天会更合理,但这个合理也不是放开。根据研究看新冠病毒感染以后99%是在7天以内就能发现,超过7天潜伏期的是罕见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完全有可能缩到7天。放到7天或者是3天查两次核酸,核酸阴性就回归正常的工作,这就是放开的标准。包括重点人群,在从事境外工作的人,冷链、冷库的人还是要重点管控、重点查核酸,不可能一下子就放了。
最后说新冠对人类的一些影响,将来是怎么样的走势?从传染病的角度理解,新冠病毒为什么会来到地球,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选择在人类当中出现和流行,为什么以前没有。给大家举个例子,基本上流感小变异是经常的,基因重组型的大变异10年、8年来一次,所以这年大流感大概每10年就有一次。年年底,那个时候很多院士、学者都说,流感没来,但年甲流过10年了,所以我们要做好准备。当时关于流感的新药做了很多,比如巴洛沙韦等,另外一些新的药物还在研发当中,现在在做临床实验。阿比多尔从90年代俄罗斯用的药物,现在国内厂家又给捡起来了,觉得流感就要开始大流行了。当时国产的奥司他韦一年能销售几十个亿,包括连花清瘟一到冬春季就是零库存。这是大家对流感的理解和认识。但是“上帝”不是按照人类的意愿出牌的,所以在年出了新冠,新冠一来流感没了,这两年流感全球都没有,就是新冠病毒把它给占领了,所以这个病毒是很有意思的一个病毒,不是简单的偶然性的因素出来的。我们理解为是一个智慧的生命,对人类是有想法的,或者说对整个地球的资源是有想法的,可能不是近一两年能结束的事。
从目前看到人类还没有从大自然和谐相处,和这些微生物当中怎么和谐相处当中学到教训。我从业20多年,见医院是最多的。我去过很多非洲国家,见过很多传染病,那个地方整个卫生条件、医疗水平、经济状况、道路、城市,是中国60年代的水平,所以他人类寿命只有50多岁,大部分都死于传染病。所以在这个方面我还是有话语权的。传染病和人类的关系,从历史上看,某种意义来讲是对资源高度的消耗的一种制衡。换句话说来讲,对人类一些过渡欲望的遏制。我们如果是能源消耗越大,占有越多,资源是有限的,如果没有别的可以约束的话,只剩下这些病毒和微生物了。从历史上可以找到这些脉络。不管是从古埃及、古罗马到中世纪、欧洲,像鼠疫,都能看到传染病在人类当中的影子。我说的有点玄乎了,是哲学的问题,甚至上升到更高了。
我觉得新冠不太可能在这一两年就销声匿迹,未来还要做好准备。要做好哪些准备呢?核酸现在已经到头了,怎么样更加准确,疫苗是不是做的更有效、更安全,方舱隔离点、医务人员的培训能够达到更加充足的能力,可应对一定规模的疫情。我们再去研发一些抗病毒的药物去应对它。这两年中国抗体大部分被奥密克戎已经清零了,没效了,像再生元、阿斯利康等几款,现在市面上有效的就是GSK,中国上市的腾盛博药的双抗,已经没什么效果,还有效果。谢晓亮的虽然有效,但是现在还在临床实验当中,未来再变一变可能也不管用了,因为以前的已经证明没效了,我们的研发速度能不能跟上病毒变异的速度很难讲。上个礼拜新发的两篇文章,对现在上市的小分子药物,像瑞德西韦、辉瑞这款药物,他的有效性已经下降了将近2倍了,因为病毒的变异是永恒的,对药物的耐药、免疫感下降,这也是生物学的一个特性。
对于新冠的未来不是那么简单的说今年3月份就春暖花开了,像张文宏说的那样是倒春寒最后一次,或者是2个月、3个月全球结束,至少我觉得还不不到那个时候。
PART2QA
Q1:无症状或者是轻症的患者,后续如何防治?
A:无症状感染者其实和轻型的意义是一样的,也是不需要特殊治疗,虽然防控医院,我相信肯定会调,调完以后放到隔离场所去,观察就可以,无症状是不需要治疗的。现在我管的病人,无症状的是不给任何治疗,除非有基础病,治疗基础病。轻型的基本上也没有什么药物,因为很轻,治嗓子的药物,咳嗽给止渴药,不会给太多的治疗。我统计了一下费用,之前一个新冠肺炎大概需要花2万块钱,因为时间也长,检查也多;现在多块钱,床位费、诊疗费、简单的化验费;如果放在隔离点或者是将来居家就更便宜了。
Q2:医院送,要做相对充足的医疗资源的储备,从现在您了解的国内的情况,比如ICU床位或者方舱、集中隔离点,从医疗资源的储备上可能的演化路径是怎么样的?比如新建方舱或者是通过改造酒店、医院的方式来实现无症状或者是轻症患者的接纳。避免医疗资源的挤兑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分类管理,不知道您怎么看?
A:从20年开始全国各医院,医院大部分是基于体育馆或者是一些展馆做的,本身是有别的用途的,如果建成方舱以后也不合适。现在比较合理的是做临时的隔离病房,像武汉的“雷神山”“火神山”,但是建筑临时用可以,两三年的寿命,因为他没有地基,很多都是简易的轻便材料,没法做固定性建筑,我个人觉得不太合适。
现在比较推崇的就是健康驿站,广东、江苏、青岛等都已经在开始盖了,健康驿站是比如亩地,盖张床,按照酒店式管理,标准间,里面有相应的隔离通道,有医护人员的生活区、工作区,有缓冲间,就把阳性的不需要特殊治疗的放这里。毕竟有一个舒适的环境,也有利于他康复(转阴),这个将来肯定是一个趋势。
Q3:健康驿站和方舱主要的差别是什么呢?
A:方舱也是临时的,是体育馆改造的,本来是把别的工程占用了。
Q4:关于诊疗流程,如果确诊或者是检测阳性,是轻症的或者无症状的到健康驿站,谁去做第一步呢?以前是发热门诊,有症状了去做核酸。医院,医院的话有很多基础病和老人。这个在第九版的方案里面没有写,现在怎么去处理这个事情?
A:这个涉及到政府层面,我刚才也提了一下,现在从中国发现阳性者主要以下几种方式:1)居家检测抗原,2)社区测抗原,3)大街上查核酸,4)剩下的去发热门诊,5)大规模检测,比如说社区上门查,护士给采样就送走了,5)境外筛查、入境筛查,或者管控人员在隔离点做筛查。隔离点做出来核酸阳性都会有医生,即便在家测的最终还是要到发热门诊查核酸,发热门诊是有大夫的,在大街上查的核酸也是有社区去负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医生的,绝对不可能把这个交给居委会管,肯定是有医疗机构来管。是轻型还是无症状,很容易判断,是个医生都能判断,不需要特殊的检查,医院还是去隔离场所。如果判断起来觉得模棱两可,现阶段还是强调要从重的原则。因为这个靴子还落不了地,现在各地隔离场所没准备好,因为还没有找到地地方、隔离场所和医护人员培训,肯定需要一段时间。
Q5:假设说走到与病毒共存的那一步,ICU医院,无症状从医学的角度来说就没事就应该待着,将来对于不同类型的群体管理的措施可能是什么方式?放开可能是什么模式?
A:无症状只是现在核酸查早了,还没有发病就查出来了,从新冠感染后的进程,比如第一天感染,查核酸肯定没有症状,大概2-3天后有些可能会有症状,有些可能永远没有症状,有症状的可能只有1%的人发展到重症。无症状不是一成不变的,一定是变的,随着时间推移有一部分会变成有症状的,不是完全无症状。如果将来要放开,因为现在香港等也是这么做的,给你发快速的抗原检测包,自己测,测完后政府给一个表单,对照症状自己评,看是否需要给医生打电话,比如居家隔离5-7天,查抗原阴性,就解除隔离了。症状不重的,不需要给医生打电话,医院的;或者跟社区医生联系开一些对症的药物。香港这次中央政府给援建很多医院都没住满,香港人还在海滩上去游泳,根本就没当一回事,所以这个相当于彻底放了。将来考虑的情况,第一个是自测,第二个是自评,第三个是自我隔离,这个可能是未来放开的模式,也不是我们想出来的,香港和国外就是这么做的。
Q6:如果医院,医院再做一次分流,让你去健康驿站,是以这个方式?
A:对,大概是按照这个方式,政府这边做好准备,不能让他挤兑了,不能去了以后没有床。从政府层面一定要做好准备,ICU床位、医护人员的能力水平都要到位。美国每天都统计,现在阳性、居家、需要住院的、床位、ICU床位等算百分比,根据数字做调节,是不是要收一收。如看ICU马上满了或住院床位不够,就赶紧把聚会等约束一下,只要把人口的动态管理控制,规模传染就有限了。如果是肆无忌惮的像大型1万人的音乐聚会还开,那就麻烦了,所以政府也是干预的,不可能放任不管。
Q7:目前对于防疫政策的制定过程、团队里的成员都有谁?就像您说的医疗资源有限,中国经济发展比较滞后,对经济发展、民生等方面的因素有考虑吗?
A:成员不方便透露,医疗方案肯定都是临床医生。因为诊疗方案从疾病本身应该怎么去诊断、怎么治疗,他的传染性怎么样、多长时间,完全是从疾病的角度做出的诊疗方案的判断,因为诊疗方案不涉及经济、民生、防控的策略。中国还有防控方案,防控方案要权衡很多的东西,中国的诊疗方案是归医政医管局。国家原来有两个重要的局,一个是医政医管局,是管医疗的;第二个是疾控局,是管疾控的。现在国家又改了,成立了疾控局,副部级,也是把这块的功能接过来了,两个职能部门来做,防控方案可能会涉及到你刚才说的这个问题。包括入境人员怎么隔离,密接人隔多久,次密接怎么定义、要不要再隔、会不会取消,都不是诊疗方案考虑的范围。
Q8:无症状现在相对比较复杂,您觉得将来怎么持续的把他们给发现出来呢?有什么强制的措施吗?如果不持续发现,出现不反弹可能有点难度?
A:因为有一些成熟的方式,没症状肯定就不去看病,现阶段通过核酸检测,比如出行、上下飞机、重点人群要做核酸,疫情基本上是通过这些方式发现的。通过发热门诊发现病例的已经越来越少了,说明没有造成社区传播,中国目前对无症状发现还是比较早的,除非有的地方没很好的执行,这是两个概念。比如前段时间蜂巢冷库,免了很多人的职,不管不问,把进口的冷链和普通的放在一起,也不查核酸,等到发现已经传播好几天了,这种是属于怎么把事情做规范的问题。未来如果我们有抗原检测,如果个人觉得去了有新冠流行的地方,回来以后发现自己一些症状,可以做抗原检测,自己筛一下,也是发现手段,做为补充。
Q9:奥密克戎还是有重症的,从整个临床防护体系来讲,我们ICU的床位上增加了多少,如果要应对可能出现的症状,比如放开,还要再新增建设多少ICU床位?
A:这个有点麻烦,这两年中国防治太好了,各地政府都比较侥幸,在ICU床位的增加上没做太多的努力,这是目前的现状。医院只有20张ICU床,年20,现在还是20,超过20个病人肯定是收不下的。但是有一点国家在做的事,国家这两年在做区域性的救治中心,每个省会城医院来承担,国家会投很多钱帮他们建一定规模至少张的ICU床位。医院建在了通州,未来要建具有传染病救治功能的ICU的单元,国家在布局。医院来说,医院就这么个地,政府如果不投钱,没有办法提升自己的能力。未来重症要增加的时候,哪怕只有0.6%,一个城市就有6万,所以前端还是要防,准备多少张床合适,能够允许多大规模出现,这个最考验政府的智慧。
Q10:从您收治的或者是了解的病人里面,辉瑞的药物是属于治疗轻症患者的,这个比例大概有多少?
A:辉瑞这个药现在国内还没有呢。
Q11:轻症里面有多少人大概是含高危因素?
A:我们现在收的病人如果按个算的话,老年人有基础病的大概占10%。
Q12:新冠的后遗症有哪些?
A:大家看英文单词,中国叫后遗症是不合适的,最早世卫组织叫长期症状,定义是急性感染后症状可以持续超过三周就叫长期症状了;美国CVC和世卫组织后来又调整了一下,到12周。是世卫组织目前唯一的官方的对长期症状的描述,并不叫后遗症。自媒体有些说的危言耸听,毕竟全球4亿多人感染,如果比例真的很高的话,肯定是一个全球恐慌性的事件,不可能问题大家都视而不见。包括疫苗打完的不良反应也在参与做一些会诊和研判,是不是跟疫苗有关系,至少没有看到像自媒体说到的稀奇古怪的后遗症,而且还扣不上后遗症的概念。但是长期症状是有的,比如超过3个月还有症状的大概有20%左右,主要是重症的,有肺炎,康复以后有一些长期症状。比如乏力、失眠、记忆力减退、呼吸功能障碍等。还有焦虑、睡眠问题等,但是这些随着慢慢的康复会逐渐消失,和新冠没有必然的联系。任何疾病在恢复期,尤其是重症的病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都会有类似的症状,会持续很长时间。比如说非典的时候,很多医护人员心理还有影响的,但是跟病毒有直接关系吗,是病毒引起的吗?也未必。在大疫情的时候人的心理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焦虑、抑郁是普遍存在的。在武汉做过调查,30%一线医护人员有中到重度的抑郁或者是焦虑,其实没得新冠,就在疫情之下身边的病人死掉了、自己的同事感染了、有的人去世了,对他们的心理也可能造成伤害,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新冠本身引起的病变大部分还是在肺。
Q13:现在新冠治疗的费用是不是都是医保去覆盖,以后像辉瑞的这种新冠药肯定比较贵,我看在美国5天需要美金,到时候假设使用会建议患者自费吗?
A:到今天为止新冠是免费的,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居民,所有的人都是免费的,大家不需要承担一分钱,未来怎么调整不知道,是不是会回归到医保去报销都有可能。辉瑞药物定价多少钱我真的不知道,国家有关部门在做一些洽谈,包括政策研判怎么调整,但是现阶段是免费的。
Q14:对住院时长有没有要求?
A:目前国家没有考核,一定要等核酸转阴,有的5天,有的23天、25天都有可能,复阳又来了,两个月也有可能。
Q15:解除CT值,从40调整到35,这个35是国际通行的标准吗?
A:也不完全是,因为中国还是比较严,有的地方都不查了,像美国都不查核酸了,直接出院了。韩国曾经定过33,中国台湾曾经定过32,中国内地还是比较严格,定了35,这样更保险。
Q16:以后可能再降低?
A:对。
Q17:疫苗和治疗药物我们都准备了之后才能放开,我想量化一下什么叫做准备好了?
A:这个很难,之前说疫苗接种率达到多少都被打脸了。突破感染是肯定的,变异以后所有的疫苗都会感染。比如说腺病毒疫苗对奥密克戎几乎是没效的,其他的疫苗感染的保护效果从80%多降到不到10%,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衰减的非常厉害。昨天新闻上发的一篇文章,接种四针加强针,辉瑞医疗打四针和三针没有什么区别,不像原来打三针抗体提升到几十倍,打四针虽然有提升,但是没有什么差异,所以未来有很多变化。疫苗这个问题我这么理解,有一种可能性像流感一样,比如说每年打一次,或者是每半年打一次,但是这个我也说不好。如果反复打的话,疫苗的安全性也是要考量的,如果反复打还有一个风险就是抗体依赖的增强效应,不是说是完美的东西。所以你说什么叫准备好了,人类目前还不敢这么说。我自己理解还没有做好准备,1)从防的角度怎么样去控制人群的大规模聚集,还是要政府控制,爬泰山爬到挤不上去这种可能性几乎不会有。电影院坐无缺席,不戴口罩,夜店随便狂欢,这种情况未来几年都不会这样做。2)医疗资源也要准备,准备多少ICU床位、健康驿站或者隔离场所,要做好准备的但是准备多少合适、不浪费,考验政府的智慧。
Q18:因为现在毒株发生了变化,传染性发生了变化,如果以现在的动态清零作为目标的话,22年的生活目标就是回不到21年了?
A:21年也不松吧。
Q19:因为不能说回到年以前,是不可比的。回到原始株和德尔塔株,通过现在的方式是有效的;但是因为他们也发生了变化,需要方法和效率大大提升来达到过去的结果。因为现在不是常防常控,而是非常严防严控的状态,所以目标不变,手段也不太变的状态下,这个生活状态会一直持续下去?
A:我们还是抱有希望的,比如说二十大以后。大家要知道中国政治体制,你们在体制外,我们在体制内,体制内一直在强调要讲大局、讲政治,我从在体制里的方式讲至少二十大之前不太可能会让你自由行动、自由的穿行。21年一年中国的聚集性疫情是30起,22年1、2月份就有30起了。
Q20:现在状态描述为过一段时间就会有封区、封城,因为一旦有一例或者是密接就会出现这种状况,这种状态是常态?
A:我们一直在纠结这件事情,1)有没有一定的容许度,容许多少的病例出现,2)有没有容错机制,能不能允许人犯错误。这个不是咱们这些人能够决定的,因为是行政思维,中国的行政思维只要有错就给你免职了,他为了自己不被免职就把措施做的更严或者是过度,不严官做不下去,这是现实的问题。我们作为专业人员,是一个医生,我在的场合都会据理力争怎么样尽可能的让防控接近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