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年初,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突袭荆楚大地。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人民网全力应战,疫情紧要关头,总网崔东、王欲然、陈远丁、刘阳、韩基琛主动请缨,逆行奔赴疫情风暴中心武汉,他们不惧危险、主动向前,在武汉奔走采访的日子,牢记记者的职责与使命,医院、重症监护室、社区、援鄂医疗队驻地、火神山和雷神山建筑工地等,用笔与镜头真实记录武汉抗疫现场情况,报道一线的点点滴滴。平安归来的他们,在人民网举办的“战疫情,我们在!——人民战‘疫’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事迹报告会”上,吐露了自己的心里话。
崔东采访驰援医院副院长马富春。人民网记者王欲然摄
崔东:武汉甚至是全中国,会在这个春天里获得新生
近10年来,不知道大家是不是都跟我一样,一直在抱怨春节“越来越没有年味儿了”。在家中醒了吃,吃了睡,中间穿插着看春晚,走亲戚。本来我以为今年的春节大概也会这样度过,结果生活就用实力给我上了一课。
今年的春天,对我来说是一段毕生难忘的经历。我老家在东北,父母退休后暂时生活在武汉。今年的1月20日,我们还在商量过年时要带过去的东西,第二天,卫健委专家就发布了号召“现在能不到武汉去就不去,武汉人能不出来就不出来。”这一天我特别积极地响应了国家的号召,中午就忍痛退了春运的往返车票。
22日,得知网里征集赴武汉采访的逆行记者的时候,我便第一时间跟领导报了名,因为我觉得自己身体健康可以长期作战,也有八年的新闻采编经历,加之对武汉的情况又比较熟悉,可能当时没有比我更适合去武汉进行报道的记者了。报名时我并没有多想什么,就觉得去武汉是一件正确的事。
由于临近过年,已经没有人可以和我一起共赴武汉,在我做好准备独自战斗的时候,我的老同事王欲然主动找到了我,说愿意跟我一起去。说实话我当时是有些担心的。因为,在我的印象中,我可能有些不够稳重,但王欲然是真的“虎”,但我还是非常感动。
出发之前,领导们为我们送行,人民网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编辑、副总裁罗华看我只背了个背包,拉个行李箱,觉得我的东西太少:“东西够吗,可能要坚持三周时间呢,需要什么的话给你们快递过去吧。”可是大家都没想到的是,因为疫情的严重复杂,这一去,我们就在武汉“扎”了64天。走时是北京的冬天,归时已是武汉的春天。
医院建设工地现场做连线直播
这段时间里,不停地有人问我,你怕么?其实,说没怕过是假的,我不相信当时武汉的情况会有人不恐惧,因为人的恐惧来源于未知。我们也害怕被感染,也害怕如果自己被感染后再传染给别人。第一夜到了宾馆以后,思考了很久才摘下了口罩。每次从红区出来都会觉得自己已经不干净了。而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不放大自身的恐惧,不贩卖无谓的焦虑,传达真实的信息,让公众真真切切地看到我们的国家正在用尽全力让未知变为已知,我们的同胞正在拼尽力气去挽救和帮助身边的人,是我们无可推卸的责任之一。
这64天里,我和我的同事们亲眼见证了两座“神山”拔地而起,余名解放军大年夜驰援武汉;见证了疫情早期医疗资源遭遇挤兑的混乱,到疫情中期对“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的考验,再到疫情后期“床等人”的转变;医院从初步决策,到建成使用,再到关仓大吉。
回来以后,被人问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武汉到底怎么样,我可以说我们写的拍的,就是我们所看到的武汉真实的样子。
在这64天里,我们听到过半夜里撕心裂肺的哭声,也听到了武汉人送别医护人员时说的“谢谢你们”。我们也都曾因医生的牺牲而彻夜难眠,也因疫情得到控制,驰援的医护人员可以回家而热泪盈眶。武汉的英雄太多,英雄的故事太多,用几分钟来讲述,真的是不够。
这64天里,我最深刻的感受就是,记者这个职业,代表的是一种公权力,是人民群众授予你亲临现场、还原现场的权力。无论何时,记者都不能忘记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无论何时,记者都要有亲历现场的觉悟。在现场确实有风险,但如果我们不在现场,医院的物资缺乏到什么程度;如果我们不在现场,医院的真实情况;如果我们不在现场,我们就看不到社区工作者的无奈与辛酸,他们也许将继续背着误解前行。但是,面临危险时,是否敢于向前踏进那一步,不能决定你是否是一名合格的新闻人。正因有我们后方无数人的全力支持,我们在前方才没有后顾之忧。也因为有了他们的出谋划策,我们在前方才能有的放矢,做出优质的作品。
我们离开的前一天,武汉下了一场暴雨。在我们去还车的路上,看到之前空荡荡的长江大桥逐渐恢复了往日车来车往的景象,看到这个画面,我竟然有一种想要大哭一场的冲动。我们都知道,无论多大的雨,最终都将落入泥土,化为生命的养分。我们也一样相信,武汉甚至是全中国,也会在经历了这次疫情的洗礼后,在这个春天里获得新生。
王欲然
王欲然:五组数字回望我的武汉战“疫”
我想用几个数字回顾我的武汉战“疫”。
第一个数字:36.8
“36.8”是我们奔赴武汉“敢死队”的平均年龄。这个岁数超过了大多数行业招聘启事中的限制。
有人说,记者是碗青春饭。年轻人有理想、有活力,过了这个阶段多的是油腻,少的是执着。而我的4位战友,阐释了何为“老当益壮”。
崔东是我的老同事,与他在武汉共事的64天,我看到了11年前一起实习的,可以从容化解任何困难与挑战的他。跟他搭档,心里踏实。
老大哥陈远丁,在我们结束隔离当天的合影中,他笑得像个孩子。但这个45岁的汉子,在武汉的每一秒恨不得都掰成两半,一半采访、一半写稿,是队里产量最高的人,拼劲儿绝不输给年轻人。
刘阳是队里话最多的人。他不是在打电话,就是在打电话。后来得知,他的号码被公布在网上以获取新闻线索。求助的、找他解决问题的,他都照单全收。
韩基琛人“狠”话不多,爱骑摩托车。其实他是怕添麻烦,就借了辆摩托车,一个人扎进重症病房采访。
从容、拼搏、担当、勇敢,4位战友展现出的精神与品质,是我实现职业理想的动力。
第二个数字:60
这是武汉大部分路段的限速。照这个速度,从医院需要40分钟,医院则要再开30分钟。但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
“封城”初期,流言蜚语“刷爆”了朋友圈,求真辟谣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我和崔东以超速为代价,在一天的时间里击破了“医院选址系武汉取水地”“超市挤兑市民疯狂抢购”的谣言,传递出“医院防护设备短缺医护超负荷工作”的消息。看到“若不是你们的报道,我差点就信了”的留言,收到朋友发来要捐献防护物资的信息时,累瘫了的我俩觉得“值了!”
与时间赛跑澄清谬误,是记者的使命。这条路上没有限速,唯有不断加速,才能跑在谣言前面。
第三个数字:0202
今年2月2日,被无数网友称为千载难逢的“对称日”。我们带着六个问题去采访医院的一对医护夫妇。当问到第三个问题时,这对夫妇的情绪失控了。看着对面泣不成声的受访者,崔东说了句:“我问不下去了,你来吧。”我当时很感谢他,能把安抚英雄的机会交给我。就顺口问了句:“您二位谁当家做主。”这对夫妇马上就乐了,接下来的对话,笑容多过泪水。
在采访最后环节,这对夫妇为各自留下了一段对白。这是记者眼中的宝藏,是能成为爆款的素材。但我和崔东决定先“藏”起来,待到战疫取得最终胜利时,再将这段视频公开。
那一刻,我们觉得。特殊时期,我们在讲好英雄故事的同时也要保护好他们,予以他们一个平和的心态投入到救死扶伤的战斗中。
第四个数字:5
5个小时,是战友们在方舱与重症病房里生死时段。他们无畏地进,淡然地出,脑门上印着五个字“这都不是事儿。”从进入记者这行开始,我们就知道将与危险为伴。哪儿危险,哪就有新闻。于是这个词对我们来说就是兴奋剂。
5也是我在非洲任驻外记者的年份。在暴乱现场侥幸逃离,从埃博拉疫情中全身而退,跟着援非医疗队、维和部队走南闯北,在非洲大陆留下的足迹,印证了我对“战地情怀”的执着。
也许,有一天回想起来,我们也会后怕。我们所执着的或许会被笑称为傻。但哪一时的坚持,必定会为我们今后的人生,披上一件无畏的战甲。
最后是一组数据:64、35与0
64天,结束了我的武汉战疫,返京的当天恰好是我35岁的生日。欣慰的是能与武汉一起庆生,能陪着他从一座孤岛重生为英雄的城市,能听到这里发出的每一声呼救都有回应,能看到他告别悲伤,拥抱曙光。
不甘的是,还没吃到正宗的热干面。我与你约定,待你伤愈复出,我必去完成这桩心愿。从零开始,相知相伴。
整装待发准备前往武汉的陈远丁
陈远丁:武汉归来,仍是少年
我说自己是少年,大家可能会笑。我今年45岁了,在赴武汉的记者中,我是最老的。非常感恩人民网这个平台的包容大气,给了我这个易感人群机会,让我站在全球抗击疫情的风暴眼,记录武汉保卫战,为人民发声,为时代存证。
陈远丁在江夏康复驿站采访
因为人民网,小人物的抗疫故事闪现时代微光
医院西医院,而麻醉急救插管突击队是距离病毒最近的人,被媒体称为“插管敢死队”。队长陈向东的爱人对我说,人民网不仅报道一线医护,还关心我们后方家属,特别有人情味!
我们还把笔触对准了另一群人。这是一支由环卫工组成的特别突击队。他们在“重症隔离区”清运垃圾,医院与隔离点的卫生。报道发表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卫局经理感动地说,人民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