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化性肺炎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科技专家详解2013食品安全热点下
TUhjnbcbe - 2020/8/12 13:16:00

科技专家详解2013食品安全热点(下)


1月9日,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选取了2013年消费者最为关注的12件食品安全热点事件,并邀请12位中国食品科技界的知名专家、各学科的带头人进行科学解读。


瞎果 加工浓缩果汁


不符合客观事实


背景


2013年9月22日,某报发布了 那些果汁是如何炼成的: 瞎果门 原料链条调查 的报道,指出多家果汁企业均从果农处收购 瞎果 ,即由于各种原因腐烂变质、或未成熟之前就跌落的水果,用以榨取果汁。自曝光以来,众多媒体纷纷报道,事件不断发酵成 瞎果门 。9月26日,新华从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获悉:针对媒体日前曝光多家果汁饮料生产企业涉嫌使用腐烂 瞎果 加工果汁的问题,该局对多家公司生产的浓缩果汁产品进行了抽检。抽检结果为: 棒曲霉素 未检出,表明果汁原料不含有腐烂成分,其他检测指标均符合标准要求。


解惑


果汁的美味与营养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去年有些果汁生产企业却陷入了 瞎果门 ,这也让不少消费者担心霉变的水果是否含*素?是否会对身体健康有损害?


面对着现场众多的,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胡小松并没有直接剖析此次事件,而是先列举了一组数字。他说,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苹果生产国,占全球苹果生产总量的43%,涉及果农1000多万。中国从2005年以后,每年生产的浓缩苹果汁超过100万吨,是我们国家果蔬当中出口量最大的产品之一,最高的时候,曾经占国际贸易量的90%。中国浓缩型果汁生产的过程直接关系到近千万果农的生计、增收,直接关系到我国农产品的销售。经过精深加工的果汁每吨以超过1000美元的售价卖给美国的一流企业。


谈到这里,胡小松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说, 希望大家了解,我国浓缩苹果汁这种已经超过十年的主要蔬果农副产品已经建立了严格国家标准。


随后,他介绍称, 我国国家标准GB/T18963-2012《浓缩苹果汁》规定了 苹果应成熟、洁净、无落地果,腐烂率小于5%。 并对原料腐烂率检查制定了严格的抽样规则,以保证抽取样品具有代表性。规范的浓缩苹果汁加工工艺包括以下环节:原料收购 分选 清洗 破碎 压榨 粗滤 澄清 精滤 浓缩 杀菌 灌装 成品。原料在采摘、装卸、运输等环节,果实机械伤和腐烂不可避免。因此,质量安全控制和管理规范的果汁加工企业,在原料分选和清洗环节均进行严格控制,使原料腐烂率符合标准。


胡小松指出, 这些报道中有一个关键词,叫做*曲霉素,专业上也管它叫展青霉素,我们业内称其为棒曲霉素,美国的果汁生产企业建立了全球最严格的标准,即棒曲霉素含量不超过50ppb。令人感到高兴的是,我国被报道的几家企业生产的浓缩苹果汁棒曲霉素最好的可以做到无检出,最差的也能做到25ppb以下。


50个ppb又是什么概念呢?胡小松解释称, 一个游泳池,长50米,宽40米,深1.5米,这样的泳池能够容纳3000立方米的水。50ppb就是50毫克,也就是1滴钢笔水。这也意味着,我国浓缩果汁生产企业能够做到棒曲霉素不足 1滴 ,甚至大部分企业能做到1滴都没有。


也正因此,在胡小松看来, 瞎果 门事件中,以原料收购环节存在的腐烂、落地果现象即判断 瞎果 被直接用于榨汁,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


结论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胡小松认为, 果汁加工企业采用 瞎果 榨汁事实依据不足,不属于食品安全事件。


建议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胡小松建议, 加工企业应高度重视原料品质控制,制定严格的工艺操作规程保证产品品质。


地沟油变身食品原料


全程监管引起高度重视


背景


2013年10月9日,涉案金额6000万元、涉及117家大中型食品加工企业及个人粮油店的特大地沟油案在江苏省连云港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判。该案是 两高 关于食品安全的司法解释出台后,开庭审理的第一起 地沟油 大案。经审理查明,江苏康润食品配料公司在知情的情况下,采用以废弃油料及各类肉制品加工废弃物等非食品原料生产的原料油生产加工为食用油,销售给四川省、重庆市、北京市等地117个食用油、食品加工企业。康润公司是一家有着合法经营资质的正规食品企业,利用合法的身份,从事非法生产,并殃及多家食品企业,令人震惊。


解惑


全国粮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油料及油脂分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江南大学教授王兴国认为, 原料的安全与监测正成为关系到食品企业产品质量的最重要环节,食品安全正呈现发散性和边缘性的特征,一个不负责任的原料供应商可以殃及上百家食品企业。


在王兴国看来, 相关部门应努力构建废弃食用油处置管理的长效机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多层次、多渠道解决废弃油的处理问题,大力提升废弃油的处理能力,实现密闭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


此外,他还强调, 从监管层面来说,应改变只关注食用油安全检验标准的堵漏式监管方式,使食品质量管理体系和安全控制体系从食品的源头抓起,延伸至整个食品供应链,实现食品链全程质量控制。


结论


全国粮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油料及油脂分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江南大学教授王兴国认为, 全程监管是食品安全的保障,法律是舌尖安全的最后底线。


建议


全国粮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油料及油脂分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江南大学教授王兴国建议, 建立起原料生产、成品加工、商业批发零售等环节安全生产追溯系统,实现食用油 从农田到餐桌 全程信息的透明化。

1
查看完整版本: 科技专家详解2013食品安全热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