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郊区化:发展趋势or盲目克隆
正方 城建地产经济师庞国明:外迁商业有助中心城减压 天河体育中心周边多个大型商城聚集巨大人流量,是在为新核心区增加交通、治安等负担。可考虑参考国外的做法,在偏远的地区设立商城,把商业外迁,以减轻中心区的交通及城市管理的压力; 可以在东圃、*埔甚至罗岗,建一个比天河城更具规模的商城,而不应该再在中心区开发 。 满堂红研究部高级主任肖文晓:商业郊区化是发展趋势 综观城市郊住宅社区的发展,大型超市以及shoppingmall定会紧跟其后。随着城市中心土地面积的不断缩减和郊区社区的不断开拓,郊区化趋势已成为一种必然,城市居民消费观念也有所改变,不再坚持 唯中心是从 的保守观念。 在此背景下,购物中心可以先行一步,充分发挥其规模效应,通过引领消费倾向而实现人口的导入,带动周边住宅商铺的蓬勃发展,缓解高峰时期市区的KTV、美容美发、商场等每逢节假日人流拥挤的现象。一旦购物中心开始向郊区扩散,不会出现市区购物中心带来的交通阻塞、影响居民日常生活的难题。此外,郊区购物中心地广人稀,不用像市中心一样见缝插针,硬件建设和配套完善(如停车场)所需的场地有保障。 正方 城建地产经济师庞国明:外迁商业有助中心城减压 天河体育中心周边多个大型商城聚集巨大人流量,是在为新核心区增加交通、治安等负担。可考虑参考国外的做法,在偏远的地区设立商城,把商业外迁,以减轻中心区的交通及城市管理的压力; 可以在东圃、*埔甚至罗岗,建一个比天河城更具规模的商城,而不应该再在中心区开发 。 满堂红研究部高级主任肖文晓:商业郊区化是发展趋势 综观城市郊住宅社区的发展,大型超市以及shoppingmall定会紧跟其后。随着城市中心土地面积的不断缩减和郊区社区的不断开拓,郊区化趋势已成为一种必然,城市居民消费观念也有所改变,不再坚持 唯中心是从 的保守观念。 在此背景下,购物中心可以先行一步,充分发挥其规模效应,通过引领消费倾向而实现人口的导入,带动周边住宅商铺的蓬勃发展,缓解高峰时期市区的KTV、美容美发、商场等每逢节假日人流拥挤的现象。一旦购物中心开始向郊区扩散,不会出现市区购物中心带来的交通阻塞、影响居民日常生活的难题。此外,郊区购物中心地广人稀,不用像市中心一样见缝插针,硬件建设和配套完善(如停车场)所需的场地有保障。 反方 中原工商铺市场及研究总监刘广浩:郊区购物中心短期难聚人气 商业分布应该遵循市场规律,国内很多商业发达地区的大型商圈都在中心区域形成,这主要取决于人流密度的因素,没有足够的人气,品牌店不会进驻,这将导致业主无法获得较高的租金回报,商场难以提升自身档次。 大型商圈建在郊外,首先必须拥有较为成熟的交通络,其次商圈应该具备衣、食、住、行、玩等多种功能,好处在于土地拓展空间较大,较易进行整体规划,如今年将要落成的万达广场。缺点则是需要较长的推广时间,难以在短期内凝聚足够的人气。 戴德梁行商铺部高级助理董事张家鹏:盲目克隆风险大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城市零售商场开始呈现出了典型的 购物中心化 的发展趋向。一方面,新建项目在单体面积上比以往都有显著增加,在业态组合方面都积极引入购物功能以外的多元化业态;另一方面,旧有的商场项目开始进行业态调整,积极引入餐饮、娱乐等商家,以满足消费者复合化的需求发展。 虽然郊区购物中心在美国等部分发达国家发展情况较好,但其仍然属独特背景下的产物,盲目进行此种类型项目的开发将面临较大的风险。首先,目前不少地区的主要购物商业区均分布在城市中心,如果在郊区兴建大型购物中心项目,必然面临与市区内传统商业区的竞争。而在市内商业区具有交通便利的基础优势下,郊区购物中心项目需要具备差异化的独特吸引力,才能够说服顾客走更远的路到达项目进行消费,否则在无差别的购买机会下,消费者将会优先选择距离较近的城市商业区。其次,在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对于驾车远行到郊区购物中心购物的消费者而言,将极有可能会是一场痛苦的长途跋涉,因此大部分顾客有过一次体验后也很难再想试第二次。 地产专家程立志:广州人仍习惯在市区购物 大型购物中心的建设涉及到开发商、经营者、消费者等多方面环节,不象住宅那样,开发商卖完了房就是物管的事了。现在在广州一说到购物,人们第一反应就是天河,没有人会想到番禺的沃尔玛。 尽管现在近郊区域,包括增城及花都都聚集了大量的楼盘,但在广州工作的人们很少会想着去那里买房,原因就在于交通不够便利。即便去郊区买房,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圈子还是围绕在市中心。所以目前想把广州的大型购物中心外迁到郊区去,不太可能,郊区目前的商场只能填补该区域的商业空白,而不能吸引多数广州人。 (来源:信息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