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化性肺炎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感染者刷屏,更有病例曾4次阴性
TUhjnbcbe - 2023/10/18 18:13:00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走进经济生活里的一切

___

导读:截至2月8日21时25分,全国共确诊新型冠状病*肺炎例。实时追踪全国各地疫情地图!小区病例轨迹一键查询

来源丨南方周末、中国新闻周刊、21新健康(Healthnews21作者:唐唯珂)、新京报、每日经济新闻、央视新闻、第一财经

2月7日下午,一则消息在网上传开。

消息称,一位武汉来京的发热肺炎患者2月5医院呼吸四部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感染肺炎,目医院。此例患者入院前三次咽拭子新冠病*核酸检测均为阴性,甲流核酸检测阳性,因此于1月30日以“重症甲流”收入院。入院后插管上呼吸机,通过肺泡灌洗检测才发现新冠病*核酸阳性。

其落款为“医院新冠防控领导小组”。

医院呼吸科医生透露,医院内部已经将此案例通知给员工,应当属实。据新京报记者从卫生部门相关负责人处核实,该病例的确存在。

“病变发生在肺部,即下呼吸道,有时上呼吸道咽喉部找不到病原。”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丁新民解释,也因此,会出现该病例通过肺泡灌洗检测才确诊阳性的情况,而现在很难做到对每一例疑似患者都进行下呼吸道标本采样,这也给确诊带来一定挑战。

不过他也表示,目前类似的病例只是个例,普通民众无需恐慌,在疫情期间,个人防护不可松懈。此外,对出院病人如何判断和管理,应引起更多重视。

上述消息迅速登上热搜,网友纷纷表示“病*太狡猾了”。

03:34

记者揭秘核酸检测实验室

有确诊者曾连续4次阴性

8日,浙江青田县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发布公告,寻找与一名确诊患者有过密切接触、尚未集中隔离或居家隔离的人员。

公告表示,患者章某某,男,51岁,为当地工商巷6号“青田麦饼王”经营者,家住鹤城街道东山路3号,有高血压、血糖偏高、气管炎等病史。1月24日开始,章医院就诊,2月1日起连续4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2月4医院留观隔离。2月7日第5次核酸检测呈阳性,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病例。

此前据1月30日《人民日报》报道,天津一例新型冠状病*患者在1月25日、1月28日共进行了三次核酸检测,都为阴性,但是在1月30日的第四次检测中呈阳性。目前尚不清楚该病例是否由于收集、处理、运输或保存不当等原因导致阴性结果。而新型冠状病*核酸检测试剂盒中在“检测方法的局限性”中,也写明多种因素可导致出现假阳、假阴。

是什么造成了假阴性?

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院士2月5日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

“并不是所有的病患都能检测出核酸阳性,对于真是新型冠状病*感染的病人,也不过只有30%至50%的阳性率。通过采集疑似病例咽拭子的办法,还是有很多假阴性。”

_

换句话说,可能有一半真正感染新型冠状病*的人核酸检测会是阴性。

那么,是什么造成了假阴性呢?

多位专家解释,试剂盒检测结果不仅与试剂盒质量有关,还与新冠病*自身的特点、采样部位、采样量、运输和储存环节,以及实验室检测条件和人员操作有关,由多种原因构成,非常复杂。

新冠病*的特殊性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一位专门从事核酸检测的国家某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表示,由于新冠病*的特殊性,不同的采样部位对检出率有很大影响。

他指出,最好的采样部位是肺部,因为这种病*分布在肺部的浓度最大,但要想采肺泡灌洗液,操作复杂,需要仪器和各种引管,且对人的损伤很大,因此只针对上了呼吸机的重症病人;其次是痰,但这次肺炎不像以往的甲流,很多病患干咳,无痰。因此,最普遍也最简单的采样方式是咽拭子,而咽部的新冠病*量最少,所以会造成漏检。

另一位疾控系统内专门研究核酸检测的专家指出,有研究表明,新冠病*在人的上皮细胞复制非常慢,因此,在咽部,甚至痰液内,病*的基数都非常低,加大了检测的难度。

“有的病人几次(检测)才呈阳性,这是正常的。因为可能病人前期分泌的病*量很少,后期随着病情的发展,病*增多,才能检测出来,”前述研究员说。

另外,是否采样准确、采到了关键部位,也会影响采样结果。以咽拭子为例,虽然是很简单的操作,只需要在咽部拿一个棉签划一下,但每个医护人员划的轻重、多少都不相同。尤其在武汉,在日均检测量超负荷的状态下,穿着厚重防护服的医护人员要实现精准采样,难度很大。

除了采样,从样本运输到实验室检测的诸多环节中,每一个环节出错都可能造成检验结果的不准确。

夸大宣传的“试剂盒们”

1月26日晚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启动应急审批程序,仅4天就批准了四家公司四个试剂盒产品,用于紧急应对此次武汉新型肺炎疫情。检测试剂盒作为三类医疗器械,一般情况下需临床试验后、由国家药监局审批方可正式上市,获得挂网招采机会,并进入院内销售,这需要耗费以年为单位的时间。而此次国家药监局开设绿色通道,极大缩减了审批流程。但是试剂盒火速获批之后,带来的问题是产品的“鱼龙混杂”,夸大宣传则成为第一个信号。1月28日,国家药监局批准圣湘生物科技的新型冠状病*核酸检测试剂盒。据其宣传,这款试剂盒能实现30分钟出结果。且根据新华社消息,该试剂盒能实现一人一机一日检测样本量高达人以上的检测。但业内普遍认同的是,目前,已经投入使用的试剂盒需要依赖相关PCR实验室及相关仪器,最快也需要几个小时才能得出结果,动辄十几分钟出结果的试剂盒是否真的可信?无独有偶,1月29日,绍兴同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宣布研制出可以快速筛查冠状病*的筛查检测试纸(胶体金法),可十分钟出结果。该消息一经传出,便有人质疑胶体金法用于检测是否会造成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奇高的问题。华南某试剂盒上游企业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分子诊断灵敏度较高,通常不会出现漏检情况,但根据此前人民日报报道天医院发现患者发热后检测几次才呈阳性的现象,不排除是试剂盒准确性存疑的可能。

“目前疫情严重,试剂研发的推进非常紧迫,很多企业在开发中拿不到临床样本,无法做标准,灵敏度调试可能做得不够充分。此外,现在缺乏临床数据是很普遍的,不只是灵敏度问题,特异性可能也存在风险,各家试剂性能的差别是一定有的。”

_

准确性博弈:灵敏性、特异性跷跷板

何谓灵敏性和特异性?灵敏性即为真阳性率,也即准确检测出相应病人的概率(可以理解为新型冠状病*疑似患者是否真的确诊为患者);而特异性即为真阴性率,就是指正确排除被检测者携带相应病*的概率(可以理解为非新型冠状病*疑似患者是否为真的可以排除)。事实上对于检测试剂盒来说,灵敏性和特异性的关系如同跷跷板,高敏感性与高特异性不可兼得:高敏感性则低特异性,高特异性则低敏感性。随着检测试剂灵敏度的提高,其漏诊率会随之降低,但误诊率会上升。也就是说,灵敏性高的检测方法,能更准确地识别出患有所检测疾病的患者,但也更可能出现误诊的情况。

灵敏性和特异性是天然矛盾的,一种检测试剂盒的灵敏度高,则其特异性相应地较低,反之亦然。然而据《健康时报》报道,中国疾病预防中心病*病预防控制所

1
查看完整版本: 感染者刷屏,更有病例曾4次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