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的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她70岁,独居,很少社交
近段时间没出过上海
初步调查没有接触过新冠肺炎病例
身边也没人有呼吸道感染症状
却被确诊为一名新冠肺炎患者
到底是怎么感染的?
“无接触史”的她被确诊了
桂芳(化名)已经在每日疫情数字“正在流行病学调查中”一栏出现10多天了。
作为此次上海市疾控中心新冠肺炎防控现场工作组(以下简称现场工作组)的一员,孔德川急需调查这个“1”的“源头”——究竟是“有湖北居住或旅行史”、“有湖北以外地区居住或旅行史”,还是“有相关病例接触史”。
然而,从初步调查资料来看,这位70岁的老太太都不符合:
她是上海本地人,独居、不爱社交,近段时间没出过上海,也没有接触过新型冠状病*肺炎病例,甚至身边也没人有呼吸道感染症状。
到底是怎么感染上新冠病*的?
流调信息数据组在工作
活动轨迹整理出来了
桂芳所居住的A区临街公寓,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砖混结构公房。一人住面积有些大,她把另一间隔出,用于出租,与租户共用一个大门。
不过,她个性内敛,喜欢清静,与租户、邻居从不窜门,见面只是点头,问好。
拿到案例的第一步,孔德川总会画图,梳理出病例的活动轨迹。
“首要就是把发病时间确定,有了发病时间,往前14天,调查病例的暴露情况,也就是什么原因得病;往后至隔离治疗前,需要判断病例的密切接触者。”
孔德川把桂芳的活动轨迹整理如下:
1月15日至27日,在女儿的陪伴下,她去了分别位于B区和C区的几家单位。此后的1月27日上午,她开始身体不适,无力,头痛,有轻微的咳嗽,但她认为,“大概是血压高了”,咳嗽也应归因于她常年患有的支气管炎。2月3日,女儿再次来电,她说骨头酸疼,女儿坚持带她到A区看诊,她已开始发烧。CT显示,她有病*性肺炎的征象。她被诊断为“疑似”,被发热门诊收治,隔离。此刻,她已经进入了疾病防控的网络。2小时后,A区疾控中心在系统里发现了她的报告。流调人员开始调查。医务人员将她的咽拭子标本,连同血液标本送至市疾控的实验室进行检测。2月5日她被确诊后,被转入上海市新冠病例定点医疗机构治疗。
可以判断的是,病*就在1月27日前,悄无声息地接触到了桂芳。可到底是什么时候,怎么接触上的?
排查余人,进展缓慢
C区某单位进入孔德川的视线。从发病时间来看,C区比B区可能性更大。
孔德川请C区疾控中心协助,了解到桂芳曾去过C区某单位,而这一行程涉及多人。
C区疾控中心找出了多人的身份信息和联系方式,逐一核实,“是否有湖北接触史、旅居史、是否有发热或呼吸道感染症状”。结果,全都排除。
B区的某单位很快也被排除了。通过与全市病例数据库的比对核实,也排除了这家单位当天有确诊病例出现的可能。
B区的某公共事务服务中心,初步报告上写是由女儿陪同去的,女儿自述没有不适。当天该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已请公安介入排查。
患者的直接接触断了线索,同事毛盛华也帮助介入调查密切接触者。
除了一直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