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积食的表现很多,其中有一种是便秘伴有发烧,有时候还会发高热,这种情况很让宝妈揪心。
防控新冠肺炎期间,小区里宝宝们的活动场地骤减,活动量也减少很多,吃货宝宝加上贪嘴,很容易引发消化不良,积食,甚至引起发烧,有些情况下也导致肺炎。今天小区的育儿大V菁菁妈每日育儿知识讲座收集的问题之王是:父母如何除宝宝脾胃积食。
育儿大V菁菁妈首先对内热做了一番简单的讲述:
“内热”也叫“内火”,有虚实之分。实热的孩子外在表现是手脚发热、面红耳赤、心烦心悸、口舌生疮、口渴喜冷饮,多食易饥,脾气暴躁,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厚等。引起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孩子过多摄入煎炸、油腻或热量大的食物消化不畅导致。虚热的孩子外在表现是低热、手心足心发烫、睡眠不好、咽干咽痛,舌头发红等。
积食为什么会导致肺炎?
孩子积食,脾虚生痰,痰贮于肺,痰阻肺道,时间长了就会伤肺,得肺炎的孩子,大多身体都不是太好,这跟积食时间长有关。痰贯穿于小儿肺炎疾病全过程,是小儿得肺炎的重要因素。
宝宝积食有哪些表现?
宝宝积食的表现很多,父母可以从以下方面判断:
舌苔:最快最直接的反应胃的积食情况,正常的舌苔是通过舌苔舌质清晰。如果舌苔厚腻多代表胃中有积食。
眼睛:孩子积食后眼屎多,眼睛水肿;
口臭:一般早上如果闻到孩子嘴里有异味、口臭多半就是积食了;
手脚心发烫:小儿最常见的就是感冒,感冒在治疗上首先分为外感和积食,那么最简单的鉴别方法就是看手,如果手心发热就是积食引起的感冒发烧,摸孩子手心发热发烫就是体内积食导致的内热;
睡眠质量差:孩子一有积食就会睡觉翻腾,翻来覆去,满床打滚;
睡觉咬牙:孩子有积食后会导致胃热胃火,磨牙;
流口水:孩子积食常会因体内产湿多流口水;
孩子为什么积食?
刚出生1-2天的宝宝,胃容量只有5-13ml,大小相当于1个小樱桃;第3-6天,胃容量22-27ml,大小相当于一个小草莓;1周之后,胃容量可达60ml,满月时能达到ml;满月后胃容量持续增长,6个月后,大约达到ml。
孩子的胃容量小,如果没有给孩子养成定时规律吃三餐的好习惯,孩子一直在吃的状态,造成脾胃一直处于运作状态,到了正餐的时候,孩子往往就不好好吃饭。如果次数多了,出现积食伤食症状就比较常见。
孩子吃得杂,寒凉生冷的、热性的、辛辣的、难消化的、油腻的。孩子脾胃娇嫩,像冰激凌、巧克力、炸鸡块,凉酸奶,各种各样的零食,如果没有合理控制,就很容易让孩子吃出积食、伤食。如果孩子的身体处于生病、劳累的状态下,吃了不对的食物,很容易引起积食。
孩子积食怎么办?
一方面是调整孩子饮食:孩子积食,很多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让吃少点,这样的想法有些笼统。儿科医生建议,发现孩子有积食应该首先要控制饮食,但这个控制饮食不是禁止孩子吃,而是有选择的控制,不要再吃零食、饮料、肉、油炸类及饺子、大米、面条等死面的,一日三餐做的饭都可以正常吃,晚上让孩子吃少点,吃早点。
另一方面可以在家给孩子推拿按摩:
捏脊:最好在睡前做,让孩子趴在床上,家长用两手拇指、食指和中指从脊椎尾部开始,沿宝宝脊椎两旁二指处,将皮肤轻轻捏起,慢慢地向前捏拿,一直推到颈部大椎穴,由下而上为一次,每组5到6此,捏第三次时,每捏三下须将皮肤向上方提起。
按摩腹部:搓热手掌,顺时针给宝慢慢按摩腹部30下左右。这是因为逆时针按摩肚子可以止泻,顺时针按摩肚子有消食通便的作用。
还有一点要特别注意,每天要保证孩子补充足够的水量。人体每天喝水的量应该是在毫升到毫升,对孩子来说,喝水量的多少将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健康,必须要让孩子多喝水,以温开水为最佳。
根治孩子积食的办法就是帮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长期坚持,增强宝宝抵抗力。
我是为娃学画,我始终坚信初生的婴儿好似一张白纸,一方未开垦的沃土,父母唯有勤练“画功”,才能为娃画出一条人生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