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化性肺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戴口罩真的可以防止病毒入侵吗你的理解真的 [复制链接]

1#
公益中科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80102/5972957.html

戴口罩真的可以防止病毒入侵吗?你的理解真的对吗?今天相关专家带我们一起了解一下。《黄帝内经》:“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

冶在此为管理之解,冶未病则指的是搞好我们个人的卫生和公共的卫生,戴口罩其实就是卫生的管理,此为上策。

《道德经》之中更是做了详细的补充: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李耳强调,家禽与家畜,要隔离饲养,要防止动物身上的病毒,与人身上的病毒杂交,需要做好动物卫生的管理。

所以中医的最高境界其实就是在于不药而愈,现代医学称之为自愈。

这主要是因为,世界上面的任何病毒,其中包括我们比较常见的感冒在内,几乎都没有任何的特效药,老祖宗留给我们除了知识以及智慧之外,还有30亿对基因蕴藏着强大的自身免疫能力。

如果真的遇到了从来没有见过的新型病毒,虽然说无法快速的产生抗体,但是最终都可以识别消灭。

相对DNA病毒而言,REN病毒更容易出现变异。比如:冠状病毒有3万个核苷酸,8个基因片段,每复制一次,理论上面就会变异一次,而这种变异,痊愈者的免度系统就会在一定时间之内是可以识别并且产生抗体的,这其实也就是说短期之内被再次感染的风险会相对比较的小。

但是比如禽流感的病毒,只有14,个核苷酸,但是如果与猪流感病毒同时入侵一个细胞,或许就会形成杂交变异,那么这样就是等于是一种新型的病毒,痊愈者的免疚系统还是不能进行识别,因此或许就会被再次的感染。

有一定型的防护效果,防止新型冠状病毒可以选择医用的外科口罩和医用的防护口罩,对于非高风险职业人群的普通大众,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不一定必须要带N95的口罩,医用外科口罩也是可以阻挡大部分粘在飞沫上的病毒进入我们身体的呼吸道。

1、医用的外科口罩:

医用的外科口罩主要是用于飞沫隔离的防护,在感染性疾病科以及发热的门诊等都需要佩戴医用的外科口罩。它分为3层,外层有阻水作用,可以防止飞沫进入口罩至其内部﹔中层有一定的过滤作用,可以阻隔空气中大于5μm颗粒,过滤的效果≧90%﹔近口鼻的内层用以吸湿。

但是医用的外科口罩对颗粒的过滤效率有一定的限制,而且多为长方形的设计,与面部的密合度不如医用防护口罩那么的严密。

2、防护的口罩:

主要是用防护口罩即大家经常说的N95的口罩,医用的防护口罩对非油性的0.3μm颗粒的过滤的效率大于95%,医用的防护口罩与佩戴者面部具有比较良好的贴合性。

可以过滤空气之中的微粒,阻隔飞沫、血液、体液以及分泌物等的污染物,对非油性颗粒的过滤效率可以达到95%以上,这也是应对空气传播疾病比较常用的个人防护用品。

防护性如果高了之后,同时口罩的透气性和吸湿性也会随之变差,这其实也就意味着其佩戴的舒适性有所降低了,佩戴的时间就不可以太长。

正确佩戴口罩需要注意的事项:

1、为了更好地发挥口罩的防护作用,在佩戴口罩的时候需要将折面完全的展开,将口、鼻、下颌完全的包住,尽量的收紧口罩的松紧带,压紧鼻两侧的铝片,从而来减少四周的泄漏,而且最好是可以缓慢的呼吸。

2、佩戴口罩之前应该洗手,戴口罩的过程之中避免手接触口罩的内面,尽可能地降低口罩被污染的这一可能。口罩也需要分清内外、上下。一次性的医用外科口罩,深色面朝外,浅色面则朝内;有金属条(鼻夹)一端是上方。口罩用完扔掉之后必须要洗手。

3、佩戴之后千万不要用手去挤压口罩。各种的口罩其中包括N95的口罩,都只能把病毒隔离在口罩的表层,如果我们用手去挤压口罩,使得病毒随飞沫湿透口罩,还是有机会感染病毒的。

4、不管是哪一种类型的口罩,防护的效果其实都是非常有限的,需要进行定期的更换,最好是可以每隔2-4小时左右更换一次。使用时间过久的话会因为大颗粒物被阻隔在口罩的表面或者是超细颗粒物阻塞口罩过滤材料的空隙之中,从而引起过滤效率下降以及呼吸阻力的上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