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较好的医院是哪家 http://www.txbyjgh.com/m/央视新闻客户端、中国新闻网
3月18日(星期五)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关于从严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
国家卫健委:病例没有传染性后居家观察从14天缩短到7天
在3月18日(星期五)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关于从严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局长焦雅辉介绍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第九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对轻症病人处置、核酸检测Ct值等作出重要调整。
关于病例的收治,方案中提出,轻型病医院,轻型病例采取集中隔离管理的措施。对于普通型、重症和危重型,还有具有高风险因素的病例,医院。
关于出院标准,在第九版的诊疗方案当中提出,在Ct值两次≥35,中间间隔24小时,病例症状消失,肺炎症状得到缓解,符合这些标准,即可出院,或者解除集中隔离的管理。
出院以后的管理,从过去的14天集中隔离或者居家医学观察,调整为7天的居家医学监测、医学观察的措施
国家卫健委:诊疗方案修订不意味防控策略放松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局长焦雅辉在会上介绍,九版诊疗方案的修订并不意味着防控政策的放松。各地现在仍然要慎终如始做好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这次九版诊疗方案的修订是基于我们国家两年以来的抗疫实践,特别是我们对德尔塔和奥密克戎毒株临床病例的观察和研究,基于这个实践基础之上,对诊疗方案做出的修订。
本轮疫情多地暴发、波及范围广、确诊人数多,国家卫健委研判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本轮疫情呈现出多地暴发、波及范围广、确诊人数多等特点,如何研判本轮疫情?疫情溯源情况有什么特点?您认为本轮疫情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国家疾控局局长王贺胜: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由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确实,像我们这位记者提到的,我们这次的疫情确实呈现出了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主要的原因有四个方面:
一是从年12月开始,全球新冠肺炎进入了第四波的流行高峰,现在已经连续11周,每周报告的病例数都超过了万,目前仍然是处于高位流行的水平。特别是今年以来,我们周边的国家和地区疫情快速上升,与我国疫情水平的“压力差”不断增大。今年1-2月,每天输入的感染者数日均是91例,远高于年的22例和年的32例。今年3月以来,日均输入感染者数超过例,单日最高能超过例。可以说,近期疫情输入的压力明显增加。
二是近期全球主要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株,特别是BA.2亚分支,较以往病毒株的传播性和隐匿性都更强,早期发现难度确实更大了,导致疫情发现时往往已经波及了一定的范围,可以说疫情处置、控制的难度也更加大了。
三是今年2月下旬恰逢我国春节假期结束,学生春季学期开学,企业工人复工等等,带来了人员的大规模流动,加之会议培训、婚丧嫁娶等各类人员聚集性的活动增加,可以说成为了疫情的“传播器”和“放大器”,导致疫情迅速扩散,甚至是跨区域的传播。
四是有的地方认为奥密克戎变异株症状轻,流感化,思想松懈麻痹,有“歇歇脚、缓一缓”的心态,各方面准备不足,常态化防控和应急处置放松了要求。
我们组织专家分析研判,大家都认为,全球本轮疫情是高位流行,而且近期不会结束。我国仍将持续面临同时段多地发生以奥密克戎病毒株为主的疫情防控局面,可以说防控的形势日趋严峻复杂。
同时,流调溯源结果也显示,近期我国本土聚集性疫情都是境外输入来源引起的,由于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后,多以轻症和无症状为主,导致输入来源更加隐匿,传播方式更加多样。而且多地的疫情存在多条传播链条,疫情来源也错综复杂,给溯源和防控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本轮疫情的这些特点,要求我们进一步提升监测预警的灵敏性,健全多点触发的监测机制,切实提高疫情的“早发现”能力。谢谢。
国家卫健委: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国家疾控局局长王贺胜介绍,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针对近期全国局部地区发生的多起本土聚集性疫情,会同相关部门加强对疫情重点地区的防控指导,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要求,从严从实开展防控工作,坚决采取更加有效、更有针对性的措施。
一、迅速开展疫情应急处置。近期,全国本土聚集性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迅速派出国家工作组赴吉林、山东、广东、黑龙江等省份指导疫情处置工作,会同当地共同分析研判疫情形势,研究疫情防控措施,加快开展核酸筛查、流调排查和区域协查等措施,落实“四早”要求,全力做好患者的医疗救治工作,全力阻断疫情的扩散蔓延。
二、筑牢外防输入防线。坚持人、物、环境同防,加强口岸高风险岗位人员管理,严格闭环管理,加密核酸检测频次;加强进口冷链食品和高风险非冷链物品等风险防范;持续加强边境口岸管控,加大非法出入境活动打击力度。大力推进与陆地邻国边境地区联防联控机制建设,共同做好边境防疫与货物通关工作。
三、进一步提高疫情防控和疫情处置能力。完善监测、流行病学调查、隔离医学观察、社区(村)疫情防控、样本采集和检测等防控方案,实施核酸初筛阳性后“逢阳必报、逢阳即报、接报即查、先管后筛”,规范疫情发生后风险人员排查、密切接触者管理、风险区域划定等工作。坚持中西医并重,同质化、规范化做好患者救治。全面加强医疗机构首诊负责制和院感防控措施,对多家发热门诊和医院进行台账式管理。加强核酸检测能力建设,全国总体检测能力超过万份/天。
四、做好疫苗接种工作。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部署,按照知情、同意、自愿的原则,指导各地稳妥有序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和加强免疫接种工作,不断提高疫苗接种覆盖率。
(原标题《国家卫健委: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编辑黄慧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