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早期症状 http://www.bdfyy999.com 文/罗雨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综合研究室主任
暴发于—年岁末年初的新冠疫情,对全球化与开放型世界经济体系建设带来前所未有的严重冲击。多家国际权威机构均预测,年世界经济将出现“二战”以来最大降幅。除经济冲击外,新冠疫情还将对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等领域产生深远影响,美国外交家亨利基辛格断言,“新冠肺炎大流行将永远改变世界秩序”。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影响?除了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性是“百年一遇”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其发生于百年未有大变局之下,与诸多推进历史转换的因素出现叠加。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我国应坚持科学应对、以近鉴远。
一、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远远超越卫生健康领域
新冠肺炎作为一种典型的传染疾病,传播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力大,又发生于特定的时代背景之下,其疫情被赋予了更多复杂属性。
1.新冠疫情的“政治”属性
中国是第一个通报发生新冠肺炎疫情的国家,发现城市又是中科院病毒研究所所在地,在中美战略博弈的背景之下,就产生各种揣测,一些国外媒体攻击中国疫情防控不透明,甚至怀疑病毒来源于实验室泄露。中国也有观点认为,新冠肺炎早已在美国流行,并由参与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的美国运动员带入武汉。新冠肺炎流行伊始,就因中美之间缺乏互信而被政治化。
西方疫情暴发后,中国积极向外提供了口罩、呼吸机等大批医疗物质,这一行为被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网站、《福布斯》双周刊、法国《世界报》《费加罗报》等媒体污蔑为“口罩外交”,指责中国用此方式宣传自身制度优势,拉拢分化西方国家,乘人之危提升地缘政治影响力,政治化的程度加深。
2.新冠疫情的“经济”属性
新冠肺炎直接影响人员流动、接触、聚集,对生产、生活、流动、消费、商业均产生直接冲击。政府为防控病毒传播采取的封锁隔离措施在短期内将“冻结”经济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戈皮纳特称,“新冠疫情令各国封锁经济,这帮助抑制了病毒,挽救了生命,但引发了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该组织于年6月份发布的全球经济前景预期报告显示,新冠疫情将导致全球经济损失12万亿美元,世界各国面临陷入严重经济衰退的风险,年全球16个主要经济体预测增长率除中国外均是负增长。WTO经济学家称,服务贸易受影响更大,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全球服务贸易大概要降低27%左右。
另一方面,也有经济学家肯定了采取防疫措施对经济复苏的促进作用,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学家弗朗切斯科格里戈里和达米亚诺桑德里指出:“应对健康上的风险是实现强劲而持续的经济复苏的先决条件。”他们表示,戴口罩、扩大测试范围和追踪接触者等政策的实行皆可降低经济成本,加快经济复苏。
3.新冠疫情的“社会”属性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新冠肺炎传染威胁和各国政府疫情防控采取的限制措施,使全球约2.2亿人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实际上远超此规模),进而加重其他问题。比如年已有6.9亿人面临粮食短缺,年受疫情影响,遭受饥饿的人口还可能大幅增加。新冠疫情大流行造成教育预算大幅缩减、贫困加剧以及全球范围内人道主义行动困难,将使众多贫困人口生活雪上加霜,导致更多的失业辍学和营养不良。世界卫生组织表示,到年年底,至少万儿童永远辍学,还有数百万儿童中断学业。
4.新冠疫情的“安全”属性
新冠疫情引发了各国各界对安全问题更多的考虑。如在医疗科技方面,动摇了民众对现代医疗技术水平的信心,当人类面对严重传染疾病、尤其是来自微生物世界威胁时,仍存在诸多未知因素,表现出应对乏力,只能眼看着造成重大灾难。超越卫生领域之外,各国进一步体验到“全球化”这把“双刃剑”的负面影响,认识到人员跨境大规模流动带来疾病迅速广泛传播的风险,产业链、供应链跨国合作不能只考虑经济效率,还需考虑其局部环节停摆、断裂造成的安全影响,尤其是卫生医疗设备等涉及公共安全、国家安全的产业更应走向本地化或短链化。
5.新冠疫情的“制度”属性
新冠肺炎流行被比喻成对世界各国的一场大考,包括疫情防控、社会秩序管理和经济的复工复产等方面,涉及对政府权威性、公信力、财力、运营模式、可采取的措施手段及资源调配能力等方面的检视。政治家、学者和民众在